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泰州>民生>正文

姜堰教师发明“识字组词扑克”

A-A+2015年2月6日10:38泰州新闻网评论

  近日,姜堰实验小学城南校区一年级的孩子们被一种打牌游戏“迷”住了。到了课外时间,他们喜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牌,“要不要”、“你又出错了”的声音不绝于耳。这种牌并非是普通的扑克牌,而是该校老师徐海云发明的一种识字牌,寓学于玩,让孩子们快乐地打牌,轻松地识字。

孩子们正在“打牌”。

  可识字组词的“扑克”   

  1月30日上午的语文课后,一年级小朋友王思哲掏出一副牌来,邀请同学朱子纯、钱逸嘉等“来一把”。本节课上,他们刚学习了几个生字。   

  “我们想打打牌,来巩固一下这几个生字,”王思哲说。他交叉着双手将牌洗好后,放在课桌上,几个孩子就玩起来了。 

  这是一副比普通扑克牌略小的卡片牌,共有数十张,用白色硬纸板剪成。每张牌正面的中间都写着一个大大的汉字,并带有拼音。每张牌上的字都不一样,背面是空白。在牌的边角上,则写着该汉字的缩小体,缩小体就在普通扑克牌的“红桃方块”位置。

  王思哲显然将这副牌玩得透熟。与普通扑克牌一样,洗好牌后,他倒了牌,将一堆牌分成了两部分,牌的正面朝下。翻开其中一部分牌最上面的一张牌后,上面是汉字“石”字。 

  这个字的笔画是几画?王思哲开始发问。朱子纯数了两遍后,说5画。他的答案得到了玩牌小朋友们的认可。之后,从倒牌的王思哲开始数,按顺时针方向数了5个数,停在谁身上,谁就第一个摸牌。 

  朱子纯第一个摸牌,他按顺序摸了6张牌,而其余人则按顺序摸了5张。为什么朱子纯比其他人多摸一张呢?“过会儿你就知道了,”王思哲卖了个“关子”。 

  然后大家开始“排牌”:如果手中牌上的字和字可以组成词,则放在一起,算扑克牌中的“一沓成儿”。 

  朱子纯摸的6张牌分别是“和”“行”“知”“头”“走”“吃”,里面的“行”“走”可以组成“行走”这个词,便插在一起。他开始打牌,将其中除了“行”、“走”两个字外,无法组成词语的任何一张牌打出。他打出了“和”。 

  “碰一下”,钱逸嘉兴奋地从手中的5张牌中抽出一张“平”字牌。这两个字可以组成“和平”这个词。他将“和”字牌收回后,同样打出了手中的另一张无法组成词语的牌。   

  以此类推,当孩子们手中的牌已经组成了两个词语,剩下的那一张牌可以通过其他人出的牌来组成词语,就算“和牌”,也可以通过自摸来“和牌”。这样,本轮牌就算结束了。 

  最终,朱子纯组成了3个词语,赢了。他解释说,之所以他比其他孩子多摸一张,是由于自己首先发牌。

  比“抄生字”效果更好 

  徐海云老师怎么会想到发明这种“字牌”游戏的呢? 

  徐老师说,一年级小学生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识字、组词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教生字时,会引导学生诵读、抄写。不过,有的孩子抄了好几遍,还是记不得,还有的孩子抄得不耐烦了,学习效率也不高。   

  “刚开始,我从新华书店买来了很多识字卡片,一张张教孩子们认字,但不久,他们就厌烦了,”徐老师说。如果把这些卡片当成扑克牌来打,并制定出类似扑克牌的游戏规则,应该会提高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她开始尝试。 

  每张识字卡片上只有一个字,加上拼音,位于中间。如果像扑克牌一样握在手上,捻开后,看不到字,没法“打牌”。徐老师决定自己做识字牌,教孩子们打牌。游戏规则很简单,孩子们很快学会了,而且有了浓厚的兴趣。 

  之后,徐老师便让孩子们自己做牌。她买来了硬板纸,指导孩子们用尺子量好尺寸,用剪刀一张张剪成牌的样子。孩子们体会到了动手制作的乐趣,在写字牌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字形的印象,对拼音也进行了复习。边玩边学,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 

  此外,有的孩子不但提高了组词的能力,甚至将难度提升为造句或凑成成语。徐老师说,目前,正在研究制作出一种造句牌,稍微有点难度,规则也会复杂一点,但有趣得多,相信孩子们会更喜欢。 

  姜堰实验小学城南校区校长陈志峰说,徐老师发明的“字牌”有趣又科学,摒弃了“动口不动手”的枯燥识字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的小手动起来,小嘴巴喊起来,小脑瓜转起来。近日,学校将这一成果向全校老师推广。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