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泰州>民生>正文

市林业站引入寄生性生物防治害虫

A-A+2014年7月2日10:20泰州日报评论

  气温升高,空气中的小飞虫也多了起来,有些“不怀好意”的家伙正向郁郁葱葱的树木发起攻击,啃食叶子、侵蛀树干……为了及早制止和防御,市农委林业站近日打响“森林保卫战”——

  杨树柳树屡遭虫袭

  在启扬高速路边的一片杨树林里,这段时间经过那儿,你会发现树干上挂了一个个破洞的“蚕蛹”,破口处还不时爬出黑色的“小虫”。它们就是派来的“生物兵”,专门来对付杨树上吃叶子的害虫。

  “危害树木的害虫有食叶、蛀干、吸汁和地下害虫等几类,在我市最容易造成危害的是食叶和蛀干害虫,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有杨舟蛾、天牛等。”市林业站高级工程师叶军介绍。

  杨舟蛾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害虫,伴随着气温的走高,其孳生活动也愈发活跃,对杨树生长造成极大的威胁。

  去年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省内多个城市出现成片的杨树林被啃噬的现象。“从7月份开始,不少高速公路、铁路、河道两边的杨树几乎都是光秃秃的。”叶军说,被杨舟蛾咬过的叶子,只剩下叶脉。杨舟蛾在我市一年会发生5代,造成反复危害。

  在溱湖大道沿线,成片的柳树林也曾屡遭虫害侵袭,“凶手”则是属于蛀干性害虫的天牛。“蛀干性”,顾名思义,就是喜欢啃食树干。据介绍,天牛几乎无处不在,我市80%以上的树种,比如松柏、杨柳、桃、李、杏等,都会受到不同种类的天牛侵害,其中最常见的是桑天牛和星天牛。

  “天牛主要以幼虫钻蛀树干为害,成虫在产卵前补充营养也会造成危害。”叶军说,天牛卵孵化出幼虫后,初龄幼虫最初会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就会钻入木质部为害。在树干内部蛀食的过程中,幼虫边吃边长大,最后化蛹;再过一段时间,就会破蛹而出,飞出树干再次繁殖,如此循环往复。“如果常年被天牛蛀食,树木就会变成‘空肚树’或‘腐肚树’,最终失去经济和生态价值。”

  出动一群“天兵天将”

  市林业站引入了一群“天兵天将”,替代喷药、注干等化学防治方法,通过“以虫治虫”的方式,消灭杨舟蛾和天牛。

  “这是生物防治的方法。”叶军说,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敌和食物,害虫也不例外。“一般来说,昆虫的天敌大致分为捕食性生物,如鸟、蜘蛛、蛙、瓢虫等;寄生性生物,像寄生蜂、寄生蝇等;以及病原微生物,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病毒等。综合成本、经济性和防治效果等因素,泰州选择了以寄生性为主的天敌昆虫对害虫进行防治。”

  据了解,对付杨舟蛾,我市专门引入一种黑色的小蜂——周氏啮小蜂。周氏啮小蜂是一种蛹寄生小蜂,身长仅1毫米,无蜂针,不攻击人。它由专门实验室培育,一般是被培育在柞蚕蛹内,每个蛹内会生存5000头左右的小蜂。平常这些柞蚕蛹会被放置在冷库内,需要时才取出。

  开展防治时,用大头针将柞蚕蛹订挂在树干上,待蜂体成熟时,小蜂就会破蛹而出。小蜂在野外会通过昆虫激素等途径发现杨舟蛾等害虫的蛹,然后将产卵器刺入害虫蛹内产卵,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寄生蛹中全部营养。

  天牛的“天敌”是花绒寄甲,主要是幼虫寄天牛幼虫。5月初,森防部门将花绒寄甲的卵卡用小小的管状器皿斜挂在有天牛排泄物的树上,当气温达到23℃以上时,卵在2~3天内即可孵化成幼虫。幼虫会寻着“气味”钻入天牛钻蛀的坑道中搜寻“敌人”,而后寄生在天牛的体内,取食寄主体内营养。此外花绒寄甲的成虫还具有捕食天牛幼虫的习性,能起到补充控制的作用。

  成本较低 效果更好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我市便试点生物防治的方法。当时在盐靖高速姜堰桥头段的300亩杨树林里连续投放周氏啮小蜂,收效非常明显。这么多年,那片林子杨舟蛾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危害。

  比起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生物防治优点是对人畜安全、对生态影响小。叶军举例说,用化学方法治食叶害虫,要大面积喷洒农药;防治天牛则需要打孔注药、插毒签等。化学防治法虽然短期内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但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会杀死有益生物,农药飘洒还易造成环境影响。

  在投入成本上,生物防治同样占有优势。据了解,我市引入的寄生性天敌均采购自省林科院森保所。一个周氏啮小蜂的寄生蜂蛹价格是8元钱,一亩地5个蜂蛹即可;花绒寄甲卵卡以管计算,100只一管,价格6元钱,一亩地需要6管。“每亩森林连续投放3年左右,待天敌适应环境并形成野外群种后,便可以实现该地块附近的害虫持久控制。”叶军说,化学防治则是碰到一次大爆发就要治理一次,有的时候一年会有几次,算下来,人、财、物的投入巨大。

  虽然优势明显,但生物防治也不是十全十美。一来人工繁殖培养有益生物的技术难度较高,能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昆虫种类并不多;二来天敌寄生率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花绒寄甲野外寄生率在60%至70%,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在40%左右,杀虫效果比起农药一喷就见效要慢些,特别是在害虫高虫口密度下使用,不能达到迅速压低虫口的目的。另外,使用生物防治后,一旦再喷洒农药,长期防治的目标将功亏一篑,须重新开始。

  “以虫治虫”一般选在五六月份

  每年一次的“天敌昆虫”引入时间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在五六月份。“防治效果好坏决定于寄生性天敌昆虫引入的时间是否与害虫的发育期吻合。”市林业站高级工程师叶军以杨舟蛾举例,作了解释。

  杨舟蛾的一生分为成虫—卵—幼虫—蛹四个阶段,历时1个月左右。每年4月中下旬,杨舟蛾蛹会羽化为成虫并交配产卵,这就是第1代害虫。受气候、天敌和自身抗性等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杨舟蛾并不能存活,因此1代害虫的数量相对会少许多。1代害虫到5月底又会化蛹、羽化、产卵形成2代害虫,这时候由于气温条件适宜,种群的数量会快速增长,理论上可以达到300倍左右,在这个时间点上防治,会很大程度上减轻后面3、4、5代的防治压力。杨舟蛾2代蛹的历期约5-6天,这个时间它是固定不动的,恰好给周氏啮小蜂“趁虚而入”的机会。

  我市林业生物 防治已达万亩

  日前,市农委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今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市林业站于6月启动今年生物防治,在全市高速公路两侧、重点风景名胜区周边等重点地段投放生物天敌,开展蛀干害虫天牛和杨树食叶害虫的生物防治。

  此次投放的生物天敌仍为周氏啮小蜂和花绒寄甲2种,预计投放量分别达到3亿头和80万头(6000个蜂蛹和8000管卵卡),防治面积3000亩左右。

  据了解,自2008年成功试点并开始推广以来,目前三市三区已有近万亩林地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