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
相比常见的救护车,“空中120”的确有些稀罕。可是成本如此高昂的“空中120”究竟谁用得起?会否最终成为有钱人专享的待遇?又是谁如此幸运地受到眷顾?…>>详细
全国真正启用了航空急救的医院数量寥寥无几,而启用了的医院也就仅有两三次的战果。为何?最大的就是费用问题。航空医疗急救没有政府定价,目前医院主要与官方飞行大队或与航空公司合作,由医院出面租用直升机,而费用由患方负责。“直升机出动急救运转一次,费用从2万元-3万元不等,甚至更高。这是普通人所吃不消的。”【详细】
据了解,申请一次航空急救需要多方协调。首先空中管理方面的申请,涉及与空军的协调,还有航道线路的确定等等,要办下这些手续比较繁琐。“目前城市里这么多高楼,有停机坪的医院也不多,这种航空急救体系也没建起来,现在谈“空中120”常态化太过早了。” 【详细】
广东省政协常委孟浩认为,航空急救应该是一项非营利的服务,至于如何收成本费这个问题上,则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急救机制,在明确该患者确实需要航空急救的情况下,收费因人而异。如果说患者经济条件不错,有能力支付,则自行支付。如果是工薪阶层,工资只够温饱,则应由社会各方及政府成立一个基金,帮助其支付。【详细】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认为,航空急救若作为一种商业运作,费用由患者支付则没有问题。“如果由省政府这个平台来运作,那就涉及是不是公共产品这个问题。”廖新波表示,若是公共产品则应人人享有,但因航空急救费用很高,不可能每个人都付得起,即不能人人享用,则有失公平。【详细】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山一院急诊科学科带头人廖晓星教授表示,据以往急救经历,需要用到航空急救的,如车祸病人、偏远山区的病人,一般都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大好的患者,不可能完全支付得起如此昂贵的租机费。“如果真的要将航空急救常态化,那一定需有配套的制度,如什么患者需要用及可用航空救援,需有一方来评估。”他个人认为,租机费用可由个人、政府及保险公司等三方按比例共同支付。【详细】
据悉,东京、悉尼、纽约等世界大都市目前都是空中、地面急救相互配合,以避免交通堵塞延误急救时间。在外国,航空救护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急救手段,但我国能够消费得起空中急救的恐怕就只有少部分人了。有医疗界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航空救护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一定要有相应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将航空救护的巨额费用转移到保险公司上,这样,普通百姓也就不必直接花这样一笔大大的交通费了,只需投保就可以了。【详细】
“空中120”的这些直升机到底应该姓“公”还是姓“富”?如果说它姓“公”,可是多数公众又用不起;如果说它姓“富”,它又是以公益性为主导的公立医院推出的服务,如果最终成为“富人号”直升机,势必会挤占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损害其他普通患者的利益。岂不和备受公众诟病的“奢华病房”一个性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