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这样内容犀利的言辞是一名中学生在3000多名师生下的激情演讲……>>详细
9日上午,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时,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5分钟的演说中,这名学生“慷慨陈词”,表达自己对现行升学和教育制度的不满,抨击父母强加给自己所谓理想,引起一片哗然。学校认为这名同学的演讲“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本着宽容的态度,不会对其进行处分。【详细 】
一位“90 后”的年轻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大三学生钟道然,推出一本《我不原谅》。作者说:要用本书哀悼自己及所有学生“被中国教育浪费的青春”。书中批评中国教育: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抹杀孩子的个性,培养出的是标准化的机器人,而不是“真正的人”。著名学者易中天为本书作序推荐,网友也纷纷留言表示支持。【详细】
09年4月23日学校举行语文期中考试,18岁的李红豪因身体不舒服,已打定主意交白卷。但拿到试卷后,作文题引起他的兴趣,于是,他放弃了其它题目,只以《草见人命》为题作文,措辞激烈地抨击现行教育弊端。其观点很尖锐、前卫、另类,个别段落甚至颇为偏执,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详细】
著名学者易中天为《我不原谅》这本书作序,在序言开篇,他即表明立场:“中国教育有问题吗?有,而且很严重。”中国教育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结果是,文科生变成字纸篓,理科生变成机器人。谁都不会独立思考,每个人都丧失了自我”;“中国教育至少在口头上是讲‘全面发展’的,但从来不讲‘自由发展’。然而没有自由,又哪儿来的全面?”易中天认为这都不能原谅,要原谅的前提也是必须改正,要回到根本,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让每个人成为“真正的人”。
武汉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刘道玉也对钟道然十分赞赏,他说:“(钟道然)作为在读的大学生,能够有如此深刻地见解,实属难得。”【详细】
一名高二学生将国旗下的讲话偷换成一篇抨击教育的文章,用如此犀利的语言来抨击当今教育的现状,也确实体现了学生对教育的不满情绪以及沉重的心理压力。学生的行为不一定全对和考虑的足够周全、成熟,但代表了对教育现状出现问题的另一面的声音。身处应试压力下,学生负担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在学校全面以升学率为主的教育下,如何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这位同学是发牢骚,不过,仔细想想,用如此犀利的语言来抨击当今教育的现状,也确实体现了学生对教育的不满情绪以及沉重的心理压力,想要以此得到释怀。声音一出,许多同学都热烈鼓掌叫好,这种激烈的方式叫好,至少能让老师们、领导们甚至家长们都思考一下: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如何减轻学生的压力,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汇龙中学这件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看到当今教育存在的深刻问题,学校对学生没有应有的关注,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甚至不知道学生在读什么书;部分教师失去了对学生的爱,难以以自己的生活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这也许不只是一个中学的问题,也许不只是教育界的问题,值得反思的可能还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