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副校长袁老师:“那天年级大会的主要内容是,马上面临高三了,同学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关于男女生交往是最后很小一部分内容,主要也是出于提醒,因为现在春暖花开,为防止男女同学交往过密,给他们打个预防针。”
要说禁令,只有一条,即男女生不独处。【详细】
“学校用距离来约束男女学生交往,并不过分,因为人与人之间距离很重要,否则‘生物场’就会起到吸引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南京都市心理咨询中心周正猷教授称,人们交往性质不同,个体空间越小越亲密。通常0-15厘米彼此可以肌肤相触,属于亲密接触的关系。处于15-45厘米,身体不相接触,但是促膝倾谈的距离,多半是兄弟姐妹或朋友。而只有两人距离达到50厘米以上,才能做到不直接接触身体,属于“公关距离”。周教授称,古语说“男女授受不亲”,而为了防止学生因亲密接触而早恋,学校设立“三八线”是正确的。【详细】
一位女同学觉得学校这么做合情合理:“高中是人生重要的一个阶段,学校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学生早恋,大家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我个人认为这三点是比较合理的。”
一名男生则称:“学校这么做,主要是因为高二学生早恋的比较多。但这么做未免太一刀切。”【详细】
南京一中学生吴同学告诉记者,他认为学校方面如果单方以防早恋为名,阻止男、女生间的正常交往,就是赤裸裸的侵权。此外,她认为对于心智已经接近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学校做出这种规定,实际上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 【详细】
杭州市教科所副所长韩似萍,是青春期孩子心理方面的专家。
“青春期的孩子确实是渴望交往的。但作为学校,如果把‘男女生不能独处一处’定为纪律,我认为是欠妥当的。我更希望的是学校通过一些教育活动,让孩子了解自己,把这些外部规约转化为自己行为的自觉选择,而不是学校纪律。”韩似萍说,“学校把它定为规矩,孩子在老师面前是规避了,但跑到校园外就不能保证了。”
“老师更不能把男女生距离小于50厘米或者男女生独处作为标准,来判断他们之间是否有问题。心理学上有50厘米交往线一说,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好距离是50厘米,如果相距太远,让人产生距离感;如果小于50厘米,会产生压迫感,以当事人的感觉为主。”
杭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宋健男台长说:“学校规定学生社会交往中要有一定距离,我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把男女生交往的物理距离精确到厘米,我觉得过于理论化。男生、女生交往是必要的社会生活技能,不宜抹上浓重的强制色彩,否则适得其反。”【详细】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如果异性恋遭受太大挫折,反而容易向同性发展。学校应正确指导男女生交往,而家长可以跟孩子谈心,明确告诉他们,学校有规定,早恋会受到处罚,尤其是对于无经济收入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条件谈感情,同时,要加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心理承受力,同时,当学生对异性有朦胧好感后应及时疏导,是预防早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