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泰州>旅游>正文

极地过冬游戏多 最爱无脸娃娃

A-A+2014年12月2日13:30环球时报评论

  在俄罗斯广袤的北极地区,冬季几乎占据一年的2/3时间。春夏秋三季不过是惊鸿一瞥,还未看清其眉目便转眼消逝。诚然,严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极地居民的活动,但如果你认为他们冬季百无聊赖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请跟随一起走进极地少数民族汉特人聚居的汉特-曼西自治区,看看当地人的娱乐和休闲。

  雪上竞技考验生存技能

  一年一度的“猎人、渔夫、养鹿人节”是俄罗斯极地居民的狂欢节,通常在3月举行。由于极地居民人口很少,而且居住较为分散,因此平时走动并不十分频繁。“猎人、渔夫、养鹿人节”便成了大家走亲访友的好日子。

  节日时,人们身穿漂亮的民族服装,驾着驯鹿雪橇拖家带口从四面八方赶来。用不了多一会儿,大家便在雪地上搭好“丘姆”,即土著居民住的圆锥形帐篷,烧起篝火支起大锅,很快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炖肉的诱人香气随风飘进每个过客的鼻孔。

  节日的重头戏是赶驯鹿车比赛。这项比赛既考验人们驾车的本事,同时也是检验各家驯鹿是否膘肥体壮。参加比赛的人必须自备雪橇、驯鹿。哨声一响,选手不是用鞭子而是用两三米长的木杆奋力驱赶驯鹿,而驯鹿们似乎也明白比赛的重要性,绝对不能给主人丢脸,因此撒开蹄子在雪地上狂奔。一时间雪花四溅,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场面如同赛马一般热烈。

  还有一项同样考验养鹿人的比赛——扔套绳。由于养鹿人喂养驯鹿时,经常需要用套绳套住驯鹿角,因此这渐渐演变成比赛的重要项目。不过比赛时套的不是驯鹿,而是插在雪地里的一根高高的木杆。套得越准,获胜机会越大。

  此外,还有举重、盛装雪地赛跑、两人拉木杆、拔河、跳雪橇等许多比赛。总的来讲,比赛项目看似“十分原始”,与极地居民的生活劳作息息相关,考验的是人们的勇气、智力、体能、团结。除了比赛,“猎人、渔夫、养鹿人节”还是大型展销会。各家各户会把渔获、自制手工艺品、铁器、衣物、食物等摆在帐篷前销售,玩得开心,同时也赚了钱,交了朋友。

  没有五官的玩偶玩法很多

  尽管室外温度能达到零下数十摄氏度,但是极地居民的家,无论是城里的楼房还是林中的小木屋都非常暖和,室温往往能达到零上二三十摄氏度。因此很多娱乐都是在室内进行的。玩偶(如图)是每个汉特人的童年玩伴。和中国孩子的玩具不同,极地居民的玩偶是纯手工制成,而不是来自工厂生产线,因此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们的玩偶通常是母亲或者祖母用皮毛、毛毡、植物等材料做成,等女孩们再长大些就会自己动手缝制。当地人常常说,从一个女孩做玩偶的手艺便能看得出她将来是否善于操持家务。由于做玩偶通常是在忙完家务以后,因此一个好的玩偶不仅表明女孩心灵手巧,而且还能侧面看得出她做家务是否干净利落。

  汉特人的玩偶通常分为人、神、动植物。神形玩偶通常只用于祭祀。人物玩偶叫做“阿坎”,造型极为简单质朴,通常分为上下两部分。头部是一个简单的圆形,周围配上用动物绒毛做成的帽子,身体则是用厚毛毡围成的圆锥形,没有手也没有脚。玩偶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五官。汉特人认为,如果玩偶有五官便会摄取人的灵魂,因此由一组同心圆取而代之。玩偶通常不大,一般不会超过儿童的手掌,但是极小的玩偶也是不会做的。汉特人认为,玩偶的尺寸如果大于手掌,那么就已经像人了,而小的玩偶则用于祭祀。在以养鹿狩猎为生的年代里,男人们往往外出许多天,因此制作玩偶是妇女和孩子们最常见的娱乐。孩子们会给“阿坎”配上房屋、驯鹿、猎犬、植物等,甚至还会配上摇篮,活脱脱一个虚拟世界。总之,想象力有多丰富,玩法就有多少种。不过有一点十分特别,只能在白天玩。

  还有一种名叫“雪儿”的室内游戏也十分流行,与中国的“挑棍儿”几乎一样。简单讲,就是游戏的人从一堆木棍中挑走其中的一根,而不触动其他木棍。拿走木棍多者获胜。这种游戏静中带动,考验人的专注力、灵巧性和细心,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既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全家玩。此外,汉特人还有锻炼脑力的各种小玩意,类似于中国的九连环等。

  原住民传统逐渐消亡

  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极地居民走出国门,同其他国家的极地居民进行交流,如北美的因纽特人、芬兰的萨米人等,甚至在2013年还有一支庞大的养鹿人代表团前往中国东北同鄂温克族进行友好交流。很多当地人不停地向记者询问中国养鹿人的生活方式。

  随着油气工业对传统生活领地的污染加重,越来越多极地居民进入城市,手工玩偶、传统脑力游戏被电视、唱片、电动游戏取而代之。年轻人也喜欢去舞厅、逛公园。这是极地原住民传统的断裂、民俗的消亡。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