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泰州>民生>正文

扶贫攻坚重在精准发力

A-A+2014年11月27日10:17泰州新闻网评论

  经济薄弱村迎来的慰问、救济并不少,但有的村却穷根难除;如今,发展型帮扶带来新气象。

  “每天我都能收到一大堆订单,有的已订到春节前了。”高港区胡庄镇赵市村党总支书记徐伯成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根据目前行情,今年该村每个种植户纯收入不少于3万元。 

  去年初,市委政法委、市中院与赵市村结了“穷亲”。针对该村毗邻胡庄镇现代农业园区的优势,两部门出资20万元,帮村里注册成立了赵市农产品销售公司,流转80亩土地创办了蔬菜基地,带动70户低收入农户搞种植。 

  2012年以来,我市围绕“到2015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目标,深入开展新一轮农村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仅去年,全市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212个,累计达94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8.9%;脱贫人口5.94万人,累计为8.47万人,脱贫率达62.6%。 

  “这一成绩的取得,来自于扶贫思路的转变。”市委农工办主任姚灿华说,近年来,我市农村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式向“精细滴灌”式转变,由救济型扶贫向发展型扶贫转变,由综合开发式扶贫向参与式整村推进转变,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曾经 救济虽多 送不走贫穷 

  夜深了,姜堰区大公式镇响堂村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市卫生局和市广电网络公司曾帮扶该村50万元,10多名村民代表正就这笔资金的用途展开讨论。 

  “经过这么多年一轮又一轮帮扶,我们村依然没有多大的起色,原因何在?关键是没把帮扶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是来还旧债,就是搞慰问。我建议,这次把这笔钱投在标准厂房建设上,变成一只能‘生蛋的老母鸡’。”村支书申善华一番话说得大家频频点头,一致同意将这笔资金用于建标准厂房。

  记者了解到,过去,由于管理机制、考核激励导向等原因,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里认为扶贫工作很难出“成绩”,存在“只喊喊、不到村”、“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等应付差事现象。   

  “一些地方根据扶贫资金规模和县域统计数据,测算确定具体村庄贫困农户的数量,再由该村遴选出贫困户,导致不能做到‘应扶尽扶’。”在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朱菊萍看来,过去不少机关部门虽然也真心实意开展帮扶,但更注重“短平快”的输血式帮扶,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帮扶村由于缺乏内生动力,一旦脱离了扶持,很容易重归经济薄弱村行列。 

  从经济薄弱村的角度来看,由于帮扶资金有限,再加之各方面都急需用钱,只好“撒胡椒面儿”,把帮扶资金用于支付村干部工资、公益事业等各种“急事”上,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现在 一村一策实行精准扶贫 

  去年2月,市委、市政府组织14位市领导和80家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对高港、姜堰经济相对薄弱的8个镇、40个村开展挂钩帮扶。挂钩帮扶采取“市领导挂镇、部门帮村、党员干部扶户”的方式,成立了8个帮扶小组,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市(区)、部门和镇、村。市“两办”出台意见明确了挂钩帮扶工作目标任务,各帮扶单位也深入挂钩镇、村调研,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建档立卡,是扶贫工作的“第一战役”。从2011年起,市委农工办就要求各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地选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并为他们建档立卡,实行动态化管理、精准识别。 

  在帮扶思路上,各部门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通过建标准厂房、商业用房、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对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通过社会救助、结对帮扶和落实低保、五保政策等方式进行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通过介绍就业、支持发展种植养殖业、成立合作社等形式帮扶。 

  张甸镇梅垛村一些低收入农户想养羊,但苦于资金缺乏只能“望羊兴叹”。市环保局和民宗局指导该村成立了养羊合作社,还捐款6万多元,为低收入农户购买了150多只小羊搞养殖。目前,合作社已吸收低收入村民59人,人均年纯收入增加近5000元。 

  一些薄弱村还利用帮扶资金改造老村部、老学校、荒废地等闲置资产对外出租经营;有些村兴办各类经营、劳务和为农服务实体,增加集体收入。 

  今后 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

  当前,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滞后,部门帮扶思路和方式有待创新,一些薄弱镇村“等、靠、要”思想严重等薄弱环节。 

  比如,黄桥老区和里下河经济薄弱地区大多数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产业发展缓慢。2013年,我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为63.79万元,而黄桥老区仅为8.26万元,在2015年完成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的省定目标难度很大,尤其是黄桥老区的经济薄弱村。 

  朱菊萍认为,扶贫开发要跳出“就扶贫抓扶贫”的老路,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通过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帮助薄弱地区抓住机遇,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加快发展。 

  姚灿华介绍,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帮扶机制,形成市抓协调、市(区)抓推进、镇村抓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推进格局;推广兴化精准扶贫的做法,建立对象识别、定向帮扶、考核评估、动态调整等机制;创新新型农业经营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用创新举措推动帮扶工作。“力争今年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50%以上的村达到30万元,80%以上的低收入农户基本上实现脱贫。”姚灿华说。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