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泰州>要闻>正文

一对尽心尽责的夫妻志愿者

A-A+2015年3月4日11:21泰州新闻网评论

  他们把“为大家做好事”当成晚年最朴素的信仰,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从打扫公共厕所到捡垃圾,从调解纠纷到巡逻执勤。

  生活里,他们是携手半生,平淡而幸福的夫妻;创建中,他们是同怀一颗热心,为邻里解决各种难题的伙伴。在城东街道迎春社区,汤汝华和朱林妹这对夫妻,一个是社区中心户长,一个是社区志愿者,数十年来,他们把“为大家做好事”当成人生晚年里最朴素的信仰,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里里外外细心照料,从打扫公共厕所到捡垃圾,从调解纠纷到巡逻执勤……一件件关系到每个居民日常生活的小事里,都有这对夫妻的身影。   

  夫妻相约成为志愿者 

  东郊新村在城东街道迎春社区东侧,弯弯曲曲的小巷子串起一间间低矮的房屋,不熟悉的人走在里面,常担心迷了路。   

  汤汝华和朱林妹的家就在其中一条小巷的尽头,有了年份的木头门,低矮的屋檐,进门时要微微弓起背,以免碰了头。 

  “真不巧,老汤还没回来呢!”下午3点,看见记者来访,朱林妹连连打起招呼,问起原因才知道,原来老汤还没有从前段时间创建文明城市的作息习惯中调整过来,“吃过饭就出去了,说是要去转转。”朱林妹告诉记者,自己也劝他歇段时间,可是他最后还是不听劝。    等了一会儿,还不见老汤的身影,只能打电话去,十分钟过后,木头门开了,面前出现一张圆圆的,带着笑容的脸。   

  “昨天看到有家门口种着菜,我刚刚又去说了一下,答应马上就处理干净。”摘下防寒的耳套,汤汝华和朱林妹说起今天的“收获”。在老小区,扒翻种植是“老毛病”了,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靠着志愿者和中心户长们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今年61岁的汤汝华和59岁的妻子朱林妹在社区里就担任这样的角色。 

  十多年前,朱林妹从工厂病退,有着一副热心肠的她被社区聘为中心户长,主要负责有着50多户居民的东郊新村片区。看着老伴天天在社区里干着诸如打扫卫生、调解纠纷之类的事情,汤汝华不知不觉地也加入其中,成了老伴的“副手”。   

  “是她带的头,我只是跟在后面帮帮忙!”汤汝华笑说,妻子是自己的“老师”。   

  “我们是好搭档。”一旁的朱林妹补充道,创建期间,两个人里里外外可是配合得很好呢!  

  朱林妹告诉记者,创建文明城市前,社区中心户长开会,作为做了十多年的老前辈,她主动报名成为创建志愿者。回家后,和老汤提起这件事,汤汝华一口赞同,并且决定也加入到创建队伍中去。   

  孩子回家见不到人

  夫妻俩负责的区域是迎春小区西门入口处的主干道,也是社区里交通最繁忙,人流最多的地方。执勤过程中,两个人既要疏导交通,还要杜绝小摊小贩以及处理地面上的痰渍、烟头等各种垃圾。 

  那段时间里,两人从早上7点一直执勤到晚上7点多。为了减少麻烦,朱林妹早上离家前就在电饭煲里煮好饭,中午两人轮流回家吃,有时候是茶泡饭,有时候就烧个汤对付一下,一个人吃好后,再换对方回家。儿子汤文臻回忆,那段时间回家,一个人都见不到,只能到大马路上找。 

  为了处理地上的垃圾,汤汝华还特地买来了小簸箕和小扫帚,“它们比普通的簸箕和扫帚小很多,主要用来扫烟头。”汤汝华说,那段时间,每天都要扫上百个烟头。 

  “我记得,创建的那段时间里,连续几天气温都是零下,可是汤师傅和朱阿姨两个人从早到晚都站在这条路上执勤,脸冻得通红的。”提起去年年底泰州文明城市创建的那段日子,家住迎春社区的居民沈小红对汤汝华和朱林妹执勤的画面印象深刻,由于家里的窗户正对着社区主干道,沈小红时常看到马路上的这两个身影。沈小红回忆,她邀请两人到家里来歇下,取个暖,两人都直摇手。   

  “只要能为文明城市创建出点力,这点苦不算什么。”听到大伙夸赞时,夫妻俩都很低调。 

  照料孤寡邻居数十年

  “老汤夫妻两人都好,简直就是我们这里的大管家!”进了迎春社区,问起汤汝华,在路旁燃煤炉的大爷主动搭话,拉着记者讲起汤汝华和妻子种种平凡的善举。大爷感慨,夫妻俩做的虽然都是些小事,可是,能坚持这么多年,把每件小事做好,不容易! 

  在汤汝华和朱林妹夫妻俩所住的这条巷子里,有一户“特殊户”——65岁的独居老人顾宜宏,患有轻度精神疾病。 

  15年前,顾宜宏搬进了小巷里,打破了原本属于这里的宁静。“隔几天就听见他在门口嚷嚷,嗓门大。”一墙之隔的老人陆芙回忆,“有时候,一大早就被惊醒,大伙不免有些恼火。”   

  朱林妹主动去打破僵局,趁着顾宜宏心情好的时候,主动上门,有时候,帮他收拾屋子,有时候,给他换上新被单,有时候,还送来自己做的好吃的。知道顾宜宏家一直没有安装自来水后,汤汝华自己动手,买来水管,挖了管道,将家里的自来水接到顾宜华家里,十多年来,不收一分水费。 

  时间长了,或许感觉到来自这对夫妻的善意,顾宜宏改口叫朱林妹“朱大姐”,叫汤汝华“老汤”,只听“大姐”和“老汤”的话。   

  东郊新村是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老小区,住在这里的大多数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平时子女不在身边的他们就把汤汝华夫妻当成自己的孩子。   

  住在汤汝华屋前的宋爹和宋奶奶平时身体都不好。两年前的一天半夜,汤汝华突然听到了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宋爹,“老太太上厕所时摔倒了,我扶不动她。”宋爹着急地说。汤汝华和朱林妹披上衣服就出了门,连夜将宋奶奶送到了医院。“要不是这对好心夫妇,老太太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呢!”事后,宋爹感慨。

  虽然宋爹一次次来感谢,可是汤汝华和朱林妹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要是宋爹夜里出门时不小心摔倒,怎么办呢!”两人心有余悸,于是,他们一家家走访辖区里行动不便,年纪较大的老人,留下自己的号码,“任何时候,都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夫妻俩对老人们说。   

  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   

  在和这对夫妻两天的相处中,记者还无意间得知了一个隐藏的秘密:老汤是位残疾人。“他的左眼在一出生时就失明了,平时只能靠右眼看东西,做事情总要比平常人慢一点。”朱林妹心里还“吊”着一块大石头,不久前去医院检查,医生表示,随着老汤年纪渐大,右眼视力也在不断受影响,“再过十年左右,他的右眼最终也可能面临失明的结果。”朱林妹说,两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从没有向外人说起,一切都还按照往常一样。“可我心里还是替他担心,希望他多在家歇歇,不要再管社区的事。”朱林妹说,可是,说了一次又一次,老汤就当没听见,“眼睛一眨,人就出去了”。 

  “这是几十年的毛病了,习惯了。”当记者向汤汝华证实这个消息的时候,老汤说,自己很少在人面前提起这件事,由于很难从外貌上看出来,即使是同住一个社区的居民,也有许多人不知道老汤的毛病。   

  “平时,我只能依靠右眼看到前方的东西,顾及不到左右。”汤汝华告诉记者,所以,每次在社区执勤的时候,都有人问他为什么总是到处走个不停,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方向都能看到。“虽然,相对于正常人来说,我干事要多费点力气,但是,我并不觉得麻烦。”汤汝华说,自己从来没把眼睛看不见当成“阻碍”,在他心里,只要想做,没有什么事是做不了的。 

  迎春社区居委会主任翟小春说,社区考虑到老汤的情况,担心他的身体,文明城市创建期间本来不准备“麻烦”他的,可是,即使没有通知,老汤还是天天准时报道,而且,比所有志愿者都晚回去。在翟小春心里,老汤和老朱这对夫妇早就已经是自己的老大哥、老大姐,是自己和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学习的榜样。 

  “他是想趁自己还能做的时候多做一点。”朱林妹知道老公的心思,所以也从来不阻拦,数十年来,两个人先后病退、下岗,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可是,心里都很知足。   

  朱林妹说,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心怀一颗善心,多为大家着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心灵就会获得满足,而这也是他们对余下人生的所有期盼。    

  访谈

  记者(以下简称记):创建期间,你们夫妻怎么想到一齐上阵做志愿者?何况老汤身体还不好?

  朱林妹(以下简称朱):那段时间,我们夫妻从电视、报纸上看到泰州创建文明城市,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后来居委会跟我们讲,我们也亲眼看到了文明城市创建以来,社区发生的变化,既然是为居民好,那我们总该要为文明城市创建出点力,我们两个没有什么手艺,只能通过治安巡逻、打扫卫生这样的方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记:这次通过采访,我们才知道你们夫妻平时还在照顾独居老人,居委会干部都说不知道这件事,你们没跟人提起过吗?

  朱:他患有轻度的精神疾病,开始谁都不愿搭理他,可毕竟是邻居,而且他一个人住也很可怜,我们能帮到的帮一把,人老了邻里之间相互有个照应是应该的,而且我们做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我觉得不值得对外多说。

  记:这么多年来,是什么一直在支撑你们,让你们坚持为大家、为社区做这些事情呢?

  朱:说实话,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自己做这些事做了多少年,好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在路上看到垃圾了,就不自觉地要上去捡掉,看到居民间有了矛盾,就忍不住要去打个圆场,我们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就是心里愿意这么去做就去做了。我们在这里生活二三十年了,对这里有感情了,就希望社区里走到哪都干干净净的,走到哪,人与人都和和气气的,这就是我们的心愿。

  短评

  团结同心 让社区更加温馨

  老汤两口子,都过了退休年龄,算是“老人”了,老汤甚至还是位残疾人。然而,他们俩双双上阵成为创建志愿者,夫妻同心,在社区里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为大家营造着温馨的氛围。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汤汝华和朱林妹,他们在社区最基层,走街串巷不言苦,上门入户不嫌烦,加班加点不叫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形成了更强的创建合力。支撑着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就像朱林妹所说的,他们对社区有感情了,走到哪,都希望社区里干干净净的,人与人和和气气的。

  也正是这样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文明素养,才使得泰州书写了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传奇。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