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泰州>要闻>正文

我市五项重点改革协同发力

A-A+2014年6月10日10:00泰州日报评论

  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消除体制机制障碍——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首个小微企业专属贷款风险保障资金池,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试点,建立差别化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综合改革攻坚年”这一目标定位,积极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工作,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消除了体制机制障碍、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社会发展活力日益增强,转型升级成效初步彰显,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8.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高出年度调控目标0.6个百分点,在沿江八市中列第三位。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

  全力营造全省最优审批服务环境

  新一轮区域竞争将更多地聚焦发展环境的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仍是重要的突破口。

  获批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后,我市率先开展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的就是通过改革,努力创造事项最少、程序最简、效率最高、收费最低的全省最优审批服务环境。

  2013年,我市共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17项,占原审批事项的32.2%,成为全省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地区之一。

  推进并联审批、联审联验,优化审批流程280项。

  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清理工作,取消、暂停收费项目95个,每年可减轻市区企业负担6500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一方面,积极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机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

  另一方面,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放宽“住改商”条件、自然人投资限制等门槛限制,推行个体工商户选择登记制度和“同城通办”、网上登记等工商登记新模式,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

  截至4月底,全市共有2341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有效破解了法人地位缺失、治理模式单一、投资规模有限、融资贷款困难等因素制约,企业的发展信心增强了,企业形象改善了,经营规模壮大了,竞争能力也提升了。

  在6月3日举行的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表彰大会上,我市5家民营企业和两名民营企业家分别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

  加快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指出,泰州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表面上是集聚资源能力不强,根子上还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水平不高。今后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干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与一般区域发展政策不同,此轮改革改变的是资源要素的配置方式,提升的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带来的是区域发展的长期优势。

  国土部门大力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切实加大土地整理、收储力度,并启动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平台,初步形成经营性用地挂牌出让起始价确定方法和统一的价格生成机制,有效促进了土地资源的有序流动。

  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158宗,面积5384亩,总成交价48.9亿元,其中市区30宗,面积2403亩,总成交价27.4亿元。

  金融部门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支持扬子江船业、新世界造船申办股份制银行,开展“百企上市培育工程”、“债务融资倍增工程”、“百家创投企业进泰州工程”,培育多元化、多层次金融体系,新增各类金融机构100多家、上市企业3家。

  1至4月,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企业贷款761.64亿元,其中,累计发放工业贷款413.6亿元,占企业贷款发放额的54.3%。这些资金的注入,为加快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的“血液”。

  科技部门针对项目评审过程中存在过分依赖专家、脱离市场的现象,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通过支持重点、项目设计、拨款方式、立项条件、评估办法的改革,引导企业确定科学的产业技术路线和市场发展方向,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比如,在科技项目的支持重点上,一改过去“杨柳水大家洒”的办法,而是把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园、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等作为重点,将有限的经费向这些方面倾斜,加快了全市科技创新的步伐。

  环保部门探索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试点,逐步建立完善绿色发展机制。根据《泰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暂行办法》,企业排污必须自掏腰包购买排污指标,通过市场手段倒逼企业转型,促使其淘汰落后产能、改进工艺、减少排放。

  探索建立区域统筹发展机制

  以产业转型带动城乡社会全面转型升级

  以产业转型带动城乡社会全面转型升级,是省委赋予泰州推进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任务。

  围绕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我市率先在全省实行空间分类调控,将全市域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功能区,实行差别化、集约化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其中,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市域面积18%。

  同时,积极推广靖江统筹发展经验,建立差别化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构建资源统筹调度和利益共享机制,以项目“飞地”布局带动经济、人口、国土、城镇布局优化,各市(区)都形成了以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为主体、重点开发园区为支撑的产业布局体系。

  在此基础上,更大力度地打破区域界限、条块分割、行业局限,重点建设市区和靖江这两个城乡一体化先行区,黄桥、戴南等10个小城市、100个示范村和50个新农村集中居住区,构建特色鲜明、和谐融合的现代城乡形态。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