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9岁那年,父亲将她送到“希望之家”的轮椅乒乓球俱乐部训练,每天七、八个小时蹲坐在轮椅上练球……8月29日上午,东京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第4级别决赛,来自苏州常熟的女子TT4级残奥乒乓球运动员周影以3比0横扫印度选手,获得金牌。这是本届残奥会上中国队获得的第31枚金牌,也是苏州首金。
过关斩将,拿下个人第三块金牌
“之前在小组赛时打过,对她有一定了解,心里比较有底,虽然对手改用了长胶,但自己的打法还是比较适应的,威胁性没那么强。再充分发挥自己实力,充分执行教练安排的战术,拿下了比赛。”本届残奥会上,周影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再将小组赛中遇到的印度选手斩落马下,拿下个人的第三块残奥会单打金牌。
周影曾获得北京、伦敦两届残奥会单打和团体金牌以及里约残奥会团体金牌,可谓大赛经验丰富,但决赛前,她还是免不了紧张。“或许是因为对这块金牌的强烈渴望让我紧张。”周影在赛后说,但一上场,看到比赛灯光,踏进比赛场地,兴奋感上来了,紧张感随之减少,“这次胜利把2016年里约残奥会没进决赛的遗憾弥补回来了。”
左手掌心4个老茧,“要强”铸造硬实力
来东京参赛前,父亲周生斗嘴里“要强的丫头”经过了约15个月的集训,即使今年过年也没有回家,没有一天间断训练。集训期间,除了上午、下午的正常训练,周影每晚自己额外加练一个多小时。
“受到肩伤的影响这几年状态不怎么好,推迟这一年对自己的调整和恢复是有利的。”去年的集训期间,伤病一直困扰着周影。“训练量上不去,就无法抗衡同级别的对手。”周影说,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她们只能靠队内的比赛保持竞技状态,队内的比赛输了后,她心里很不舒服。直到今年过年后,周影的伤病恢复状况比较理想,“我就慢慢地加训练强度,竞技状态恢复了,自信心也找回来了,这一状态也保持到了比赛中。”
周影6个月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9岁那年,父亲将她送到“希望之家”的轮椅乒乓球俱乐部训练。“在‘希望之家’的时候,我经常去陪练,训练很苦,每天整七、八个小时蹲坐在轮椅上练球,就是不说苦,死都不肯讲。”父亲心疼地说。
伸出左手,周影的掌心间4个老茧清晰可见。轮椅乒乓球运动员需要一手持球拍,一手控制轮椅,从2000年开始练球,这4个老茧就“随身相伴”,磨掉了长出来,再磨掉,再长出来。“更难受的是冻疮。”周影回忆道,“我们都是肢体残疾,一到冬天,由于腿上的血液不流通,当时训练场地又没有暖气,腿上就会生冻疮。每次训练完脱衣服时,衣服总是粘在冻疮上。”但她从来不喊苦,也不说累。周影的要强伴随着她的训练生涯,也成就了她的冠军。
归零以后再出发,下定决心拿冠军
12岁的周影开始跟随如今的国家队教练衡新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15岁时,她进入江苏省残疾人乒乓球队,一年不到,又进了国家队。看着队友拿回2004年残奥会金牌,她既羡慕又狠下决心:要当冠军。
2015年,周影说过,国内外对手的冲劲很大,她的下一个目标是争取能再参加两届残奥会,并成为世界头号选手。如今,周影实现了当初的目标,不仅成为了世界冠军,更获得了多枚世界大赛的金牌。拿着来之不易的金牌,周影平静地表示,拿到金牌的这一刻,就要归零了。接下来要先打好接下来团体赛,回去隔离结束后再好好训练,争取打好全运会,一步步来,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