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消息,1月24日上午8时12分,苏州籍著名历史学家戴逸逝世,享年98岁。

  戴逸,1926年9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清史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史学会会长。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

  戴逸是中国清史学界领军人物,著有《中国近代史稿》《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简明清史》《乾隆帝及其时代》《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清通鉴》等40多部著作。

  2002年,我国《清史》纂修工程正式启动,戴逸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2013年,戴逸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从苏州走出的“中国清史研究第一人”

  戴逸,原名戴秉衡,1926年秋出生于苏州常熟。直至晚年,他都记得他生于县城中心方塔旁边的王家,是租住的房子,以后又改租季家的房子,季家祖上是曾国藩的老师。

  戴逸十岁时,家里人丁兴旺,父亲又改租新县前25号,即如今的东门大街。那所老宅占地很大,是明末清初东南文宗钱谦益的旧宅荣木楼,后来又成了清代状元归允肃的宅院与昭文县衙署。

  让戴逸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位于他家斜对门的是瞿启甲一家。瞿启甲是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铁琴铜剑楼的第四代传人。戴、瞿两家有世交之好,戴逸父亲大名良耜即由瞿启甲所起。年幼的戴逸也常有机会博览群书。

  然而,本应在琅琅书声中长大,渡过安稳一生的他,被乱世的烽烟改变了成长的轨迹。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日寇将魔爪伸向了常熟,这在当时年仅11岁的戴逸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戴逸随父亲和姐姐避难上海。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引发美日战争。上海租界被日军占领,天无宁日,乱象丛生,戴逸就此回到家乡常熟,成了省立第七中学(原名孝友中学)高中一年级的插班生。

  高中三年,他的求知欲之旺盛,犹似春笋拔节。在完成各门课程后,他依旧迷恋于古城那几家仅存的古籍书店。除了旧书店,他还去图书馆读书。常熟虞山山麓有一座昭明太子读书台,台旁矗立的图书馆,是戴逸少年时代经常光顾的乐园,他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

  解放后,潜心耕耘的戴逸逐渐从从一个年轻历史学者成长为清史研究的专家。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不到而立之年的戴逸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副教授。

  此后,他编写及参与创作了《简明清史》、《清代人物传稿》、《清通鉴》等专著,使人们对清朝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但是,编纂一套完整《清史》的梦想始终萦绕在他心中,从未散去。

  2002年8月,中国启动了新世纪标志性的文化工程《清史》纂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项国家级文化工程。素有“清史研究第一人”之称的戴逸被任命为这项工程的总负责人。

  面对着这份重任,戴逸说,“我说我就像干将、莫邪,炼宝剑炼不成,我跳到火炉里去,也要炼成。我就怕我身体顶不住。”为《清史》忙碌,在他心里,这是一生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2010年,在会见来自常熟的文史专家时,回忆起家乡的戴逸深情说到——“常熟,是我可爱的故乡,山河如画,亮丽富饶,人杰地灵,才俊辈出。60多年来,我时常怀念那里的人和事,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是美好的,尽管当时有日本侵略军的凌辱与践踏,但那里的人民从没屈服,一直在苦难中执着地奋斗和生活,这些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回忆和深情的希望。”

  编纂苏州通史是苏州各界人士的多年夙愿。2007年苏州启动《苏州史纲》作为前期研究2010年《苏州通史》正式立项并全面推进,现已顺利出版。

  对于家乡学术界在苏州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历史性跨越,戴逸先生感到由衷的喜悦,并先后为《苏州史纲》《苏州通史》作序。

  2019年,在家乡常熟经过三年筹建的戴逸学术馆正式建成开放,成为常熟的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秉笔直书,悬之国门,这是戴逸先生毕生的愿望,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巍然屹立、薪火相传,与民族对历史的重视密不可分。作为一名修史者,戴逸先生用他一生的时间践行着国家赋予的重任。

  斯人已逝,精神永驻。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