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南师大文学院的“拍照点名”之后体学院又掀起一番狂潮,南师大体科院的学生们去教室上课的时候,到了教室大家都蒙了,以为是到了考场:座位上整整齐齐地贴着近九十个纸条,上面写着学号姓名。同学们立马明白过来,按学号坐座位,省了点名的事。大家乖乖地按照自己的学号入座。
拍照为证,想逃课,没门了!从3月1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每节课上课前,学习委员会拍摄教室里老师和到课同学360度的全景照,课后将照片上交给学院,学院根据照片“揪出”缺课的同学。
南师大文学院发给各班学习委员的《文学院课堂考勤与管理规章细则》上,详细规定了拍照点名的步骤及点名情况上报方式。“各班学习委员在每次课前,用手机或者相机拍摄本班到课情况(要求站在讲台上进行拍摄,照片中心必须清楚显示任课教师及到课全体同学),照片数量控制在1-3张。”【详细】
南师大体科院的学生们去教室上课的时候,到了教室大家都蒙了,以为是到了考场:座位上整整齐齐地贴着近九十个纸条,上面写着学号姓名。同学们立马明白过来,按学号坐座位,省了点名的事。大家乖乖地按照自己的学号入座。有学生作痛苦状将写有自己的座位号姓名的纸条拍照上传至人人网,更吐槽自己“注意,这不是考试,是我们上课的座位号,坑爹啊有木有!”【详细】
高校教师认为,上课不缺勤是对一个大学生最起码的要求,这折射出的是一个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专家提出,老师评职称和上课质量不挂钩 ,不少老师疲于应付,一本讲义说不定用了N年。讲课质量不高也是学生不爱听课的原因。另外,中国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太容易过关,因此校方只能靠点名来维持教学质量。西方大学生考试通不过要重修,可能好几年出不去校门。而中国的管理者如果这么做很难对学生和家长交代,并且学校还有就业率、排名指标等考核,所以总是要抓抓抓,于是,上课点名成了常规手段。 【详细】
“点名和反点名之间实际上是教师的‘传’和学生的‘受’之间的矛盾。”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赵智敏认为,点名初衷是好的,是以一种类似于强制的“他律”方式来促使学生“自律”。
“分析一下‘反点名’的原因,会发现很多诸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老套、学生接受能力、学习时间分配冲突等问题值得教方警觉。”赵智敏说,老师也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
赵智敏认为,如果教方和学方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改进教学,“点”和“反点”的矛盾也可弥合。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自律能力,教方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和信任。【详细】
五四时期,名教授从不点名,并深以为耻,网络上各种大学公开课包括哈佛的公开课,那么多大学生争相追捧,也没见哪个老师逼着这些大学生看,其实对具备一定判断力的大学生来说,大学课程更加类似于集贸市场,哪家菜摊的蔬菜好,就选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