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经理只说收益不提风险

近日,一位网友在新浪微博中爆料称,某外资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亏损幅度达95%,折合15万元人民币的澳元产品只剩7000元,通过银行理财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再度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想要找银行索赔困难重重,因为多数消费者都是在未细读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书就与银行签订了购买协议,“签字”成了所有银行规避责任的“挡箭牌”。【详细

  • 工商银行:专属理财产品累亏16.45%
  • 该产品是工行2010年1月发售的第一期高净值客户专属理财产品,期限两年,于今年1月30日到期,收益类型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预期年化收益率达6%,由于该产品只面向高净值客户,因此投资门槛为20万元。

    该产品的投资方向为股票、新股申购、基金等投资品种。但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沪指从2989.29点下探至2285.04点,下跌幅度达到23.6%。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工行这款理财产品自然无法取得较好的表现。最终到期时,产品累计亏损16.45%,成为今年以来亏损最多的理财产品。

  • 平安银行:三款产品大幅亏损
  • 平安银行于2007年至2008年发行了盈丰0708、盈丰0712、安盈0808三款基金优选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几经展期后于去年8月开放赎回,赎回时理财单位净值分别为0.6996元 、0.6639元、0.7746元,这意味着这三款产品分别亏损30.04%、33.61%、22.54%。

  • 中信银行:理财2号展期亏损约45%
  • 中信银行2007年9月发行了代客境外理财2号,截至2010年8月12日,这款投资标的为"霸菱香港(中国)基金"的理财产品,以人民币认购的净值为0.6168元,平均亏损达到三成以上当时不少投资者想通过办理展期业务挽回些损失,不料,一年多过去后损失反而进一步加剧。根据中信银行最新公告显示,2月7日该理财产品的人民币参考净值为0.5461元,若投资者仍持有该理财产品,亏损达45.39%,即每5万元损失22695元。

  • 渣打银行:QDII美林产品亏损超四成
  • QDII美林"聚焦亚洲"理财产品是渣打银行2007年12月发售的一款非保本浮动型产品,代号为200710,其委托起始资金1万美元,预期收益率在-8.50% 至44.00%之间。据华夏基金(微博)网上交易频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3日,其净值为59.91美元,这意味着该产品已亏损近41%,这远远超出产品预期的亏损幅度。
夫妻俩花上百万买理财产品亏3%

南京某夫妇去年花了上百万在南京一家银行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本来想赚了钱给儿子买房,但夫妻俩没想到却把本钱也搭进去了——买了之后才一个月,该产品就出现了亏损,至今产品亏损已超过3%。【详细

买某外资银行理财产品15万只剩7000

“3年前渣打银行北京华贸支行给我做了一个理财产品,2万多澳大利亚元合15万元人民币下月到期。昨天给我来个电话,告知已剩下7000元。”前不久,一位网友发表这样一条微博,立即引发了数百名博友的转发和评论。【详细

买理财产品40万本金亏4万

黄女士去年初在南京一家外资银行购买的一款理财产品到期后不仅8%的预期收益没拿到,本金反而亏了10%,40多万元的本金一年时间损失了4万多元。当她准备提前赎回时,却发现这款产品条款名称上却明明白白地写着“可自动赎回”,而细看条款,才发现在“提前赎回/提前终止”一项有一句话是“本产品不设提前赎回机制”。当黄女士找到银行时,该银行理财经理称,亏损没有办法,因为“你在风险书上签了字,你自己晓得有风险的。”【详细

  • 出现亏损的产品都是一些挂钩基金、股票、股权、大宗商品、信贷资产等的结构性产品,虽然其预期收益率较高,但到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也较大,适合于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因此,投资者首先要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一个认识,在购买产品前,还要仔细阅读产品信息,对资金的投向有一个大体的把握,从而做出理性判断。

    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产品,在衡量银行理财产品是否值得购买时,不能只看其预期收益率,因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风险成正比。目前按理财产品收益类型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类、保本保证收益类、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差的投资者,应尽量选择保本型产品,或者是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等较为稳健的理财产品。

    一位理财经理表示,其实投资理财产品和投资股票一样,都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资金,比如要用来购置房产的资金就不建议用来购买理财产品。他还指出,投资者也要学会止损,当出现亏损,特别是大幅亏损时,千万不要贪图所谓的手续费便宜等因素,很多理财产品在展期内亏损幅度反而进一步加剧。投资者在续投理财产品时也要分外谨慎。

lee526
lee526:中信银行的理财产品够坑爹的,3月9号到期,到今天本金利息均不见踪影,说是到期后三个工作日内到帐,仔细一想,被中信给坑了:3月9号到期,10-11号周未,12号开始算三个工作日得到14号,丫的白白赚了5天的利息,再不买中信的产品。。。
项_雅萍
项_雅萍:最后还是被北京银行给黑了,打着VIP的口号,打着回归基准利率的口号,打着不强行你购买理财产品的口号,打着办100元股票证劵卡可以不适用的口号,强制要求定存5万一年,办信用卡、花钱办股票证劵,赚着开卡的钱,比强盗还强盗,比黑社会还黑,比强奸犯还强暴,,无力反抗的人民呀,有谁能解救????
小美恐龙
小美恐龙:我就是10年买的信托产品,从去年开始就真如鸡肋,卖了还要交手续费,不卖也就跟银行一年期利率水平持平。今年经济形势依然不好,有预测说比去年还糟糕,还是不要买这些东西了,银行推出的固定利率理财产品其实是不错的选择。纯属个人观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