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泰州>要闻>正文

“老底片”如何成为新名片

A-A+2014年8月18日11:19泰州日报评论

  “老底片”如何成为新名片

  每一座有历史的城市,都拥有久远的故事。

  古街区,恐怕是城市文化最好的沉淀与承载之地。随着人们对城市文脉、历史遗存的珍视,这泛白的“老底片”渐渐成为城市宝贵的新名片,例如扬州的东关街、镇江的西津渡、成都的宽窄巷……

  那么,对于我们的钟楼巷,该怎样打造?来看看“他山之石”吧。

镇江西津渡古街巷

  扬州东关街 细节独具匠心

  连小小的窨井盖也大有考究

  东关街,当是扬州城里最具代表性的老街了。

  它东至古运河,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以前,东关街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据扬州文史专家考证,唐代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描述的就是这里。

  清代,中国四大行商之一的扬州盐商,更把东关街作为居住首选之地。到了清末民初,扬州近代工商业开始启蒙,这里又成为众多商业老字号的发祥地。

  走马东关街,但见人潮熙攘、商贾林立。最令人惊讶的是那些百年“老字号”: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店、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等等,它们跨越历史的风霜,至今仍顽强、安静地拥有一席之地。

  当一家家古色古香的店铺从眼前掠过,那醇厚的老扬州风情把人的心盛得满满的,不禁让人惊艳于旧时扬州城的那般繁华与富足。

  东关街上明清建筑居多,格调保持得很好。修葺的建筑,真正是修旧如旧;新砌的建筑,也格外讲求风格的一致。青灰的老砖头、发黑的旧木头、古老的格子门……一个城市的历史顿时鲜活而生动起来。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钱贻俊,是东关街改造设计的参与者。“比方说这个墙,是我们后期修补的,你看补的痕迹还在。”他指着一面“有疤”的墙壁解释说,“有人要问,不会把这里拆掉重新砌一下吗?不行,这个就是要尽量保持它原来的样子。”

  东关街的修复建设中,对细节的考究是一大特色。

  从一树一叶的点缀,到路灯、坐凳的设计,即使是小小的窨井盖,都大有文章。

  “我们借鉴日本的做法,实施了一整套‘精致’项目。”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季文彬院长举例说,譬如下水井盖,有方、圆或古钱等形状,上面的图案设计分为瘦西湖风景、福禄寿喜及宗教等各种元素,我们会根据环境的不同而选用。“一个目的,就是要小而耐看、雅而精致,传递文化信息。”

  一方小小的池塘亦可读出匠心:一汪碧水温柔依偎在古意盎然的石舫边,四周垂柳依依、瘦石嶙峋,水中浮萍荡漾、锦鲤嬉戏。这还不够,再点缀上两只黑天鹅,伸着优雅的脖子优哉游哉,分明是一幅淡雅灵动的水墨画。

  镇江西津渡 历史触手可及

  “一眼看千年”彰显厚重底蕴

  “走在西津渡古街上,仿佛走进了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这是著名美籍华人作家韩素音的赞叹。

  镇江的西津渡,始成于三国时期,唐代起即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距今约1400年历史。它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

  今天,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成了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根”。它给人留下最最深刻的印象——这是一部“活”的历史。

  漫步西津渡悠长的古石街,你会感到那些翘飞檐、雕花栏、朱红门,在娓娓诉说“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而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则更像一首轻吟慢唱的老歌,使人仿佛看到旧日推车担货、车轮吱呀的熙攘景致。

  身处其间,城市久远的故事不再是书里泛黄的张页,不再是老人勉力的回忆,它真切而具象,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在街区修复中,最令人回味的,当属古街上“一眼看千年”之处:在地面下,用厚厚的玻璃围出千年街基辙痕,显示出原始栈道及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路基。它宛若时光隧道,带人们穿越千年,而城市的底蕴也瞬间厚重起来,令人顿生敬意。

  不止如此,这里还有更多真实的历史遗存:世界最早创建的江上救助组织遗址“救生会”、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元代过街喇嘛塔“昭关石塔”、千百年来过江渡客祈福平安之处“观音洞”等,以及街巷格局完整的清末传统民居、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租界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民国建筑,等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修缮与保护,默默守候着昔日那些斑驳的往事。

  待渡亭是其中代表之一。它是古人迎来送往、小憩避雨、等待摆渡的场所,也称“钓鱼台”。传说,当年乾隆皇帝曾在西津渡的待渡亭里停留。臣子们怕皇帝寂寞无聊,特备渔具让皇帝钓鱼消遣。但万一万岁爷钓不上鱼可怎么好?他们暗中在水下布一张大网,网里放了一大群鱼。鱼儿不断咬钩,乾隆爷频频得手,遂心情大好……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江岸远去,待渡亭周边早已满布石阶,寻水不着,自然也就无从钓鱼。但“钓鱼台”的典故,却仍为南来北往的旅人津津乐道。

  “我们保护与复兴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旨在传承历史文脉,复兴街区风貌,留住城市记忆,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发展文旅产业,打造城市名片。”镇江城投公司西津渡旅游文化公司总经理陆江说,到2015年,西津渡要争取成为“中国第一渡”。

  成都宽窄巷 主题定位差异化

  成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宽窄巷,乃成都城里“最成都”的地方。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廷派3000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少城。其中的大街即“宽巷子”,居住满族文武官员;小胡同即“窄巷子”,住满族士兵。

  而今,“少城”早已作古,但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巷弄,及大批兼具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建筑风格的老房子却保留下来。这里不仅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2004至2008年,成都市对这个年久失修的历史片区进行了保护性改造。现在的它,已变身“成都生活标本”,成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探访宽窄巷,最先扑入眼帘的是密密挨挨的人流。相关专家认为,这要得益于它差异化的主题定位以及丰富多彩的业态形式。任何人来了,都能找到“对味”的心头之好。

  宽巷子是“闲生活”区,以旅游休闲为主题。喝茶摆龙门阵的老人,梧桐树投下的斑驳光影,懒懒打盹的小猫……这些构成了宽巷子浓浓的市井气息和独一无二的成都语汇,让现代人格外留念城市的记忆。

  这里主要针对怀旧休闲客群,是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休闲酒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窄巷子,着重展现老成都的“慢生活”,大量体现着成都的院落文化。上汲灵气、下接地气的院落,一座座都成了雅致的艺术品。顺着古朴的大门走进去,只见院里有屋,屋旁有树,树旁有藤,一方小桌,几口瓷杯,轻柔的乐声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游走。

  这儿以品牌商业为主题,是以各式西餐、各地品牌餐饮、轻便餐饮、艺术休闲、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的精致生活品味区,针对的是主题精品消费的客群。

  相比之下,井巷子是定位于成都人的“新生活”。

  通过规划改造,这里成为宽窄巷子最开放、最多元、最动感的消费空间,业态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创意时尚等为主。

  入夜,霓虹闪烁的宽窄巷别有一番风情。刚刚路过一家样貌古旧的茶馆,拐个弯,一家“星巴克”在路边散发着醇香;这边,老银匠戴着老花镜精心打制一只手镯;那厢,掏耳人正熟练地忙碌,顾客惬意地闭着眼睛一脸享受的表情……

  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在成都正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生活风情的继承与再建、再造。它渗入城市肌体,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气质的重要力量。

  用这样的方式,成都人在表达对文化遗产的敬意。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