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圆通速递因“内鬼”勾结泄露40万个人用户的个人信息事件还在发酵。在这一事件中,40万的收发人姓名、电话、家庭住址都被以1元/条的价格卖掉了。尽管圆通事发第二日即道歉,却无法挽回40万人的信息被泄露的损失。
这并不是圆通速递首次贩卖个人信息。早在2013年就有媒体曝光,近百万条圆通快递单个人信息不仅可以在网络上购买,单号数据信息还能24小时刷新。窥斑见豹,有媒体调查发现,网上贩卖个人信息的“黑产”链条存在于多家快递公司。他们,是否只是恰好没有被曝光,成为舆论的焦点。
对用户信息的漠视,是此类个人信息频遭泄露的一大原因。快递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拆快递”更是成为很多剁手族的快乐之一。就今年的“双11”来看,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11日-16日,业务量达到全年的高峰,6天内共处理邮(快)件23.09亿件,同比增长22.69%。最高日处理量达到5.35亿件,同比增长28.6%,是日常处理量的3.2倍。在快递包裹的单据上,收发件人的姓名、电话、地址信息无任何隐私保护措施。日渐增长的快递量,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一旦有机可图,难免再度发生。
如果说快递公司对个人信息安全是一种漠视,那么一些APP则是“重视”得有点过头了。11月10日,工信部对侵害用户权益的60款APP进行了下架处理。被下架的APP,在工信部10月26日向社会通报的131家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企业的名单内,且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核查复检,未按要求进行整改。
下载一款APP,就要允许该APP访问通讯录、照片、麦克风等与使用该APP没有关系的内容,成为“潜规则”。
在互联网红利日渐减少的大背景下,“获客”成为互联网平台发展下去的基础。为了提高效率,客源要更为明确。如果站在商家的立场来说,这就是精准推送、精准获客。互联网平台可以用大数据抓取、大数据分析等概念讲故事获得市场关注。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精准推送的确带来了更多同类商品的选择,同时还带来一种负面效应,即商家太“懂我”,商家的“爱”太沉重,而消费者却不得不接受。
这种“过度重视”的背后,也是对个人信息的漠视。这引起了主管部门、司法部门的注意,并随之拿出了相关的举措。今年以来,工信部部署开展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公布了5批违规侵害用户利益的APP,多达100多个APP上了黑榜。不过,也有一些APP短暂下架后重新上架。
今年6月1日起,《网络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一系列法规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要求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中介买卖交换个人信息也算侵权;提供个人信息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可入刑。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中,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除了姓名、身份证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以外,行踪轨迹等也被纳入。而对于刑法相关规定中“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入罪的10种情形,其中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就属于“情节严重”,可以入罪。
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需要好好保护,除了商家、平台自我规范之外,还需司法重罚,让商家、平台付出更大的代价。是时候让他们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