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下称《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相关报道见03版)

  算法推荐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算法技术对平台而言,可以节省成本、提升效率,为用户精准推送个性化的内容;对用户来说,可以节省时间、精力,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即便如此,算法推荐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比如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算法不合理应用导致的问题。

  此前,《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等,已经对算法推荐做出了相关规定,对市场起到了规范作用。但时至今日,算法推荐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引发公众反感和不安。网上已出现用“不登录、不点赞、不关注、不评论”等方式减少留痕、反算法的潮流。

  但民间反算法的作用极其有限,只能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给算法套牢“紧箍咒”。上述《规定》,就是进一步完善算法管理体系的又一重大制度安排,是对上述法律、规定的必要延伸和重要补充,可以说是规范算法的唯一专门制度。因此,《规定》实施后,算法能不能从野蛮走向规范,值得期待。

  从《规定》对公民合法权益保护来看,契合民意诉求。众所周知,算法被一些人称为精准“算计”,原因就在于很多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推荐个性化内容,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能使用被推荐的内容,那么,公民的知情权、选择权乃至公平交易权就会被侵害。对此,《规定》明确了保障算法知情权、保障算法选择权,只要主动权在公民,就能避免被侵害。

  而且,算法还成了一些平台诱导孩子沉迷网络、“绑架”老年人、压榨劳动者的利器。比如说不少老人陷入“数字沉迷”,外卖员遭遇“最严算法”等,都与算法有关系。《规定》提出了不同要求: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应当便利老年人安全使用算法推荐服务;应当建立完善平台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

  就《规定》而言,是很有针对性的“紧箍咒”,但任何“紧箍咒”只有发挥作用才有意义。如何使《规定》能否不打折扣落地,有必要做出更细致的安排。比如,《规定》要求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其实《电子商务法》等早有类似规定,但很多平台未见落实,原因是会增加成本。

  要想让这种“紧箍咒”对算法推荐发挥应有约束作用,还需要尽责的“念咒人”。所谓“念咒人”,首先是有关监管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严格落实《规定》和相关法律要求,对违规平台严格依法处置。其次是公众和受害人,对算法侵权行为要勇于举报、起诉。另外,舆论监督、消协组织、行业组织也要发挥各自作用,对违法违规的算法推荐,要大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