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经济学家任泽平公开建议称:尽快建立鼓励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万亿,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解决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而且一定要抓住75-85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不要指望90后00后。因为75年-85年的这批人还有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而90后和00后不要说生二胎或者三胎,很多人甚至连结婚都不愿意。

  随着出生率的逐年下降以及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应该大力鼓励生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问题在于,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任泽平的建议,是他作为经济学家基于自己的视角和研究提出的,不能说全无道理,可是在舆论场受到的几乎是一边倒的质疑。客观来看,他这番建议确实值得商榷。

  任泽平建议的核心是建立鼓励生育基金,而基金的钱则由央行多印。稍有经济学常识的都明白,钱的价值不是来自于那张纸,而是那张纸代表的购买力。央行多印钱,意味着市场货币增加,购买力自然下降。以具体的家庭来说,所有家庭原有的钱都变得更“不值钱”了。多生孩子的能拿到生育基金,自然是得到了弥补,可是其他不生孩子或者少生孩子的家庭,则变相承担了损失。这其实就是社会财富的转移,和向不生孩子的家庭收税去补贴生孩子家庭,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样的建议,遭到不生或者少生孩子家庭的反对,当然不意外。但就算真这么做,直接的货币补贴是不是就一定能鼓励多生孩子呢?也未必。算算账就知道,两万亿平均到5000万孩子,每个孩子也不过是4万元。去做个简单的社会调查,有多少家庭会因为这4万元的补贴,而去多生一个孩子?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有一定吸引力,但对很多城市家庭来说,可能形同鸡肋。从网上现有的反馈来看,答案也不乐观。

  这些年社会生育意愿的降低,其实不仅是钱的问题。任泽平建议中还有一个被吐槽之处,就是瞄准75年-85年的这批人,而不要指望90后00后。75后现在已经是46岁,早就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为了增加人口而无视生理年龄局限、无视这一年龄段人群的生活质量,等于是把特定人群当成生孩子的“工具”。这种把生孩子凌驾于更多考量之上的单一化思维,给人的直接观感就很扭曲。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任泽平不去深入分析不同年代的人群生育意愿为什么有差别,简单归结为有无“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很大程度也是荒谬的。更年轻的人群之所以不愿意生,很重要的原因的确是生育成本太高,但这个成本不仅仅是直观的钱,还有时间、精力,还有女性的职场代价。如果真的关心社会整体的生育意愿,应该更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直接放弃90后00后,简单想着用钱去收买75后85后。

  几年来,鼓励生育效果比较好的一些欧洲国家,比如瑞典,除了慷慨的财政支持,还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普及的托幼机构,这样双职工家庭就可以节省带孩子的时间精力;对女性就业权利的保障;男女双方平等的育儿假设置等。各国的经验都证明,减轻女性因为生育而影响职业发展的顾虑,对提高生育意愿至关重要。年轻一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她们对个人发展更加重视,不消除她们的后顾之忧,鼓励生育就更无从谈起。

  围绕这些多层面的困境想办法,才有可能激发90后00后的生育意愿。一个立足长远的生育政策,如果无视代表未来的年轻人群,而只想着揪住75后、85后发光发热,起码是短视的。只想着靠发钱去刺激生育,效果显然也是可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