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一名女大学生因一口气服用了60多粒抗抑郁药物,在南京地铁站鼓楼站被紧急送医院洗胃。消息一出,令人唏嘘,大家不禁思索:被称作“心灵的感冒”的抑郁症为何高发?抑郁症患者该如何接受规范治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治医师侯正华博士呼吁:25岁以下青少年抑郁更需引起重视,抗抑郁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身边人应加强监护,必要时入院治疗。
花样年华患抑郁,悲剧为何时有发生?
20岁左右的女大学生,本是最好的花样年华,却在抑郁症患病期间,受到感情纠纷,冲动之下一次服用四板三类抗抑郁症药物共60多粒,最终被紧急送医洗胃治疗,才挽回了生命。近年来,因为抑郁症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有不少生命结束在最美的年华。
据统计,在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门诊上,青少年抑郁患者较5年前增加了50%。侯正华介绍,抑郁正成为自杀的重要原因,而类似这名女大学生过量吞服抗抑郁药物送医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
为何年纪轻轻就这样想不开呢?侯正华介绍,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有差异,对负面事件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相对来说,青少年和女性在自杀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更高。青少年人群的心理不及成年人成熟,生活缺乏明确的目标,易出现低落情绪,面对学业压力、情感伤害和家庭矛盾时又欠缺较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容易一时想不开做出不理智行为。
此外,女性与男性相比,性格更内向,情感上也更为脆弱,不管是在面对情感伤害还是人生大起大落时,她们的承受和调整能力相对较差。同时,女性的情绪还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在例假期、怀孕后、更年期情绪波动大,这几个时期导致抑郁症的情况也较多。
抑郁治疗有原则,25岁以下患者用药需谨慎
“抑郁症并不是听上去那样可怕,我们需要正视它,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侯正华指出,在临床上,抑郁症的治疗是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的。
具体来说,药物治疗之前首先要确定诊断,确诊之后还是以新型抗抑郁剂治疗为主,单一用药,小剂量起始,足量足疗程治疗;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缓慢加量,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足量);大多数药物起效需要4-6周,医患都要有耐心,避免频繁换药;只有在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换一种机制的药物,或者两种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两种以上抗抑郁剂联合使用;换用不同机制抗抑郁剂时,注意间隔一定时间,有利于药物的新陈代谢,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抗抑郁剂治疗早期,可能会有些患者,尤其是25岁以下年轻人在使用某些药物过程中,会增加自杀风险,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关注。
抑郁患者必要时住院接受治疗,避免悲剧发生
专家呼吁,对于抑郁症患者,必要时还是要住院治疗,这样有助于加强监护,督促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此外,患者身边的亲友还需要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减药、停药甚至换药治疗。家人还要注意患者言行有无和平时反常之处,比如突然变得释然,和周围人说一些类似于“你以后要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和家人”,这种交代后事的言语,警惕自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