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研究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学吸纳并超越现代经济学理论,主张在经济发展中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价值取向,实现“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中,要努力通过以文塑城、以文兴业、以文营商、以人为本,在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化为高品质生活,打造人文经济学江苏新样本。
以文塑城,增强城市群的发展活力和韧性
城市群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空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随着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演化,迫切需要提高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和韧性。
江苏打破简单的、基于地理空间和行政区划划分的“苏南、苏中、苏北”传统分界,通过重新整合划分的“1+3”重点功能区更是文化聚集区。其中“1”指扬子江城市群,沿江8个设区市有着共同的长江文化之“根”和江南文化之“源”,地缘相近、业缘相融、人缘相亲、文缘相承,是中国经济发展基础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3”分别指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徐州中心城市。南通江海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盐城红色文化、海盐文化,连云港西游文化、山海文化等以及渔盐文化、围垦文化、航海文化、海防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饮食文化等具有江苏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增强了“港产城”三港联动的文化原动力,助推沿海三城市打造江苏先进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新增长极。淮河文化和里下河文化为江淮生态经济区展现全省发展的生态价值、生态优势和生态竞争力贡献文化附加值。以汉文化发祥地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重在“+”号上做文章。这里的“+”,是能够通过文化资源、生态水系、功能特色、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的链接,形成一个功能互补、协调联动、融合融通的江苏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以文兴业,用文化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以人文视角看江苏经济,要“见数”“见物”更“见人”,守护文化的“根和魂”。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集群发展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高质量产业集群成为推动产业转型提质的“加速器”。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用文化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既要瞄准世界级、紧抓集群化、注重协同性,更要突出品牌化。加快探索打造区域产业名片,塑造区域品牌和文化,提升制造业国际影响力。
此外,以文兴业促进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还要以项目带动促进产业落地。江苏要在《推进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江苏行动方案》《江苏省沿海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扬子江城市群数字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跨越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保驾护航”之下,着力构建“三轴一圈”文化产业布局;要以新业态培育发展新增长点,让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硬支撑”。
以文营商,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文环境
高品质的人文环境,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不仅需从改善公共文化设施等硬环境入手,还需从塑造文化形象、凝练城市精神、培育良好人文环境落脚。而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一方面要从城市的视觉形象入手,在城市建筑规划、城市景观艺术的设计上体现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塑造城市文化形象还要从塑造城市行为形象入手。城市市民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主体,市民的素质、精神面貌和待人接物的方式等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因此,要培育城市精神气质,建设城市“留得住人”的精神高地。
作为江苏长江文化的代表,吴越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勇于进取、敢于开放、崇文重教、精于创新的精神特质。在吴越文化的影响下,打造别样精致、富有活力,充满善意与温暖的宜居之城、幸福之城,成为江苏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也成为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造就了“苏南五虎”(无锡、张家港、江阴、常熟、武进),成就了“星期天工程师”,为“苏南模式”的形成奠定了牢固基础。
以人为本,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化为高品质生活
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要把握好“一域”和“全局”、国内和国际的辩证关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发展的理念和智慧、寻找人文经济的精气神。要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加强人民群众文化高品质生活载体建设,推动完备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保障群众的文化基本权利,落实好人民群众文化高品质生活首要任务。一是深化城市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二是重视互联网技术在文化产品供给和需求中的有效对接。如以大数据、现代传媒技术为支撑,科学设计城市文化品牌,讲好传统文化遗产故事。三是深度挖掘江苏城市文化的内涵,设计教育性、参与性和娱乐性较强的文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