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村超”“村BA”“村咖”等相继火爆出圈,令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每个村庄都有“诗和远方”,都可以制造专属的“乡村IP”,然后一夜蹿红。其实,放眼全国,“网红村”的出现具有很大偶然性,对于其他大多数农村地区而言,借鉴意义有限。如何让那些游离于媒体和公众视野之外、难有机会成为“网红”的普通乡村获得更多发展红利共促乡村振兴?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课题。

  “网红村”的兴起没有特定规律,有的是先天条件“人所未有”,有的是误打误撞“爬上热搜”。一些资源禀赋欠缺的乡村绞尽脑汁也想“不走寻常路”,但缺乏对自身优势的客观评估,以及对市场规律的科学认知,一味效仿复制,盲目跟风制造“网红景观”,虽说投入不少,但内容和形式同质化,导致市场接纳度和人流量不足,实际收效甚微,甚至还反向增加了村集体负担。

  对普通村庄而言,借鉴“网红村”发展的思路、经验和做法是有必要,但不能一味去复制粘贴,而要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探寻内在动力,走出适合自身实际、有着自身特色的“兴村之路”。乡村振兴的大棋盘里,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大多数农村,“半工半耕”依然是农民最普遍的生活方式。很多地方的乡村产业还停留在农副特色产品单一原生态产业上,价值功能开发不充分,没有就地转化为第二产业,更难形成第三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对这些农村而言,应更多地做好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本源性工作,提高村庄的“自我造血”能力。加大对村级产业经济的打造和支持力度,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从而实现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发展农村产业重点是要把握“特色”。以苏州市吴江区八坼松花蛋为例,传统松花蛋加工业受制于粗放的生产方式和低附加值的代工模式,与现代产业相距甚远。八坼街道一方面在产品转型升级中把松花蛋做成产业,让村民鼓足“钱袋子”,另一方面保留部分传统村落原貌、传统工坊、能工巧匠手工业态展示,把“皮蛋小镇”打造成颇有辨识度的地方名片。再如常熟市沙家浜镇的大闸蟹,在传统大闸蟹赛道之外,还开发出醉蟹、蟹黄包等易保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进一步拓展大闸蟹产业链。这些都启示我们,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必须要和乡村资源禀赋优势紧密结合。

  农民是乡村的居住者、生产者和建设者,更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要激发和重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体性,走出一条乡村内生型发展道路。应进一步给农民赋权增能,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家庭农场组建乡村产业共同体,并参与市场化竞争,让农民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根本转变。如此,“网红”之外的普通乡村,同样能够实现从“薄弱村”到“明星村”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