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图书馆表演了《关山月》、《梅花三弄》等名曲
《流水》、《关山月》、《阳关三叠》、《秋风词》、《梅花三弄》……昨天下午,“梅乡新荷——泰州市首期古琴学员古琴雅集”活动在泰州市图书馆举行,我市10余古琴爱好者抚琴弄弦,弹奏出一曲曲经典名乐。
据了解,目前,我市正在筹备成立泰州市古琴社,凡古琴爱好者都可报名。
泰州市文广新局文化产业处处长顾成兴说,去年,凤城河景区想办古琴演奏会,想请古琴艺人与扬州艺人切磋,可遍访全市竟找不到一位泰州本土古琴艺人。去年11月3日,泰州第一期古琴学员班开班。
昨天雅集现场,有人当场报名。“现在共有20多名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层次老中青都有。”顾成兴说,“只要你喜欢,没有基础不要紧,就可到三水湾三生万赏石展览馆报名。”
古琴艺术在扬泰地区有着悠久历史,早在唐代就相当流行。迄至清代初叶兴起的广陵琴派,以融汇南北、兼济刚柔为特征树帜于琴坛,闻名遐迩。昔日曾有不少泰州古琴家赴扬州交流琴艺,留下了一段段风雅佳话。
泰州琴人谢孝萍生前为中国古琴学会理事,他与广陵派古琴大师张子谦关系深厚。谢孝萍一生曾多次去扬州与同道切磋,1984年,他参加了在扬州珍园举办的“全国第三次古琴打谱会”,演奏《墨子悲丝》琴曲,香港名士饶宗颐在听完演奏后,在诗文中颇有感慨地写道:“废池乔木扬州地,不是悲丝也白头”。
此外,至今活跃于扬州音乐界的琴人、泰州姜堰溱潼人戈弘,当代泰州洞箫演奏家、古琴家戴树红,现为上海民族乐团副团长的泰州籍青年古筝演奏家罗小慈等人,都为古琴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学习古琴并不难
——扬州广陵古琴学会会长 樊继健
琴棋书画,传统四艺,古琴居首。自尧舜起,便有古琴,历史悠久。细数历代文人政客不乏古琴大家,古琴是抒怀寄情之物,是国乐之精粹,其意义与价值远超一般的传统器乐。
历史上,古琴留下的曲目最多,有3000多首,去除同名乐曲,也有600多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琴逐渐走出阳春白雪,由曲高和寡,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2003年,古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但古琴不同于古筝,古琴7根弦,而古筝有21、23、25根弦之分。古筝一根弦只能发出一种声音,古琴一根弦上有几组音,音色丰富。
古筝早已普及,我们也希望古琴能普及。不要觉得古琴高不可攀,其实学习起来并不难,即使完全不识简谱都没关系,只要喜欢定能学好。
古琴有一种专门记谱的方法,叫“减字谱”,就是把字用笔画代替,标注左右手各是什么指法。这种记谱法,让古琴演奏的指法和技巧相当精确。例如“毷”,左上角“中”,表示左手中指,右上角“七”,指第七徽,中间“卜”是绰(古琴弹奏手法之一)字的简体,表示左手指于下半位按弦,向上滑至本位。
这样,即使没有古琴老师也能自学。当然,可能各人弹出的节奏会不一样,但这也没关系,从古至今,古琴谱是没有标点的,节奏性相对自由。
这几年,我在扬州老年大学免费授课,许多原先零基础的学生,包括老年人,现在都弹得比较好。泰州的这批学员,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也弹得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