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第十三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现场。 本报记者 朱江 摄图为第十三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现场。 本报记者 朱江 摄

  □本报记者 黄红芳

  6月16日,第十三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开幕。来自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博士后,海内外投融资机构负责人,长三角区域有关城市代表,科技园区、留创园、新型研发机构等约3000人参会。

  “你们选择南京,南京一定不负你们!”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欢迎留学人员加盟南京、分享机遇、共逐梦想。她说,南京将提供精准的人才服务政策,配套最齐全的创新创业要素,打造最开放的交流合作通道。

  本届南京留交会围绕“宁聚海智英才,共圆创新梦想”主题,有近2000名海内外留学人员和博士报名参会,其中博士占比近50%,涉及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八大产业链。此次留交会还设立北美、澳洲、亚洲、欧洲四个海外分会场。

  高新技术企业迸发人才吸引力

  “来南京求职有补贴,凭参会证还可免费乘坐公交地铁,感觉很暖心。”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孟子岳当天相中3家企业。他表示,这些企业薪酬待遇和发展平台都不错,已经约好会后进一步洽谈。

  与往年高层次人才扎堆高校、科研院所相比,今年招聘现场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因为良好的待遇和发展平台,也吸引很多求职者。“你们企业研发偏向哪个方向,设备还是化工产品?”“公司对工程师怎么考核?”“除了工资,博士还有什么待遇?”一个早上,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孙鹤一直被求职者的各种问题包围。“前几年博士不愿到企业,随着公司研发实力增强,这两年吸引不少博士、博士后。”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当天招聘论证设计、算法工程师等专业硕士、博士10人,年薪35万元起,吸引很多高层次人才现场洽谈。

  当天参会的67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场提供500多个项目需求和1000多个岗位需求,其中72家优秀企业面向海内外人才推出300多个高薪岗位,其中年薪30万元以上岗位220多个,年薪50万元以上岗位近40个。

  海外人才创业项目最高支持350万元

  当日,10名“海归”和10家企业分获“2021年度南京市最具影响力留学人员”和“2021年度南京市最具成长潜力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称号。20个创业项目入围“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涉及新型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南京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大赛一等奖获奖选手若最终落户南京,将直接纳入紫金山英才先锋计划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并有机会获得最高350万元资金支持。

  “基于太阳光模拟器的IOT疗愈系统”项目负责人邱东海告诉记者,自然光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调节人的情绪和睡眠,还能帮助人们转移疼痛,从而提高康复效率。“我们通过模拟自然光,再加上声波和IOT服务中心的共同作用,打破采光局限。目前项目主要应用于康复医疗板块,例如ICU病房、心理诊室,后续还会逐渐应用到商业、住宅、隧道、地下车库等。”邱东海说,南京不仅拥有多所高校和大量优秀研发人才,也是医疗器械产业中心,他对未来在南京发展充满信心。

  因受疫情影响,很多海外机构未能到现场参会,他们在开幕式上为留交会送上视频寄语。留交会开幕式进行现场图文直播,共有超过35万人次在线观看。

  “海归新农人”留交会大放异彩

  留交会现场,一群“海归新农人”的创新创业梦想,吸引众多目光。在“集聚海创数字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海外赤子南京对接会上,扎根农机销售13年的“测亩易”农服大数据信息平台创始人韩飞表示,近10年我国农机技术迅速赶超欧美,但如何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农业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我们拟开发一个农民自己的工具类APP,提升农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该平台上线不到一年即完成200万注册用户和近7万日活量。韩飞的路演刚刚结束,便被现场寻求合作人员围住。来自安徽来安县委组织部的徐常晨表示,来安是南京都市圈典型的农业大县,有很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希望与韩飞合作,双方约定进一步深聊。

  耀元玉米食品是国内唯一一家干法生产杂粮饺子粉、玉米粉的厂家。“现代人喜欢吃杂粮,但是市场上的玉米面大多很粗糙,我们的玉米面口感好,像小麦粉一样光滑细腻,希望在南方城市找到合作伙伴。”来自吉林的玉米食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崔景福表示,他的项目获得多项专利技术,并不断创新以期市场认可。

  当天会场上,关于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高效设施工业等产业链领域的15个海归人员创业项目,吸引众多投资者、地方农业产业园、乡镇代表现场观摩、寻找合作机会。

  南京留交会自2008年以来已举办12届,每年吸引近200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会,累计为国内企事业单位引进海内外人才6000多人,促成2300多个技术项目落地对接合作,成为内地城市中连续举办时间最长、吸引海外人才最多、对周边城市辐射最强的区域性国际人才交流平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