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鸟类调查员于同里湿地公园和张家港沿江湿地拍摄到了两只可爱的“天外来客”,为首次光临苏州的白头鹀和长尾山椒鸟。这也是继黄腹山鹪莺、小蝗莺、紫啸鸫后,苏州市今年再增的两个鸟类新记录。

  白头鹀属于小型鸟类,体羽棕褐色,脸颊有一块明显的白斑,外缘深色,而且尾羽外侧白色。小小的身影,在天空振翅高飞,颇有点“天外来客”的飘逸劲儿。据介绍,这个季节拍摄到的白头鹀一般是迁徙路过苏州,该类鸟种主要栖息于我国北方,之前在山东、江苏(镇江、盐城、无锡)、浙江、江西、香港等地有迷鸟记录,这是苏州市首次记录。白头鹀体长在16至18厘米,雌雄略异,雄性嘴基至耳羽白、外缘黑色,形成脸部独特图案,非繁殖羽颜色转暗淡。雌鸟似雄鸟非繁殖羽,脸部图案不明显。它们常栖息于农田、林地等开阔环境,通常成群活动,主要在地面觅食。

  此外,在张家港沿江湿地,鸟类调查员也偶遇到了一只色彩艳丽的长尾山椒鸟。长尾山椒鸟体长约为18~20厘米,雄鸟呈现红色,与灰喉山椒鸟区别在于喉黑。雌鸟则是柠檬黄,与灰喉山椒鸟极易混淆,区别仅为上嘴基部具模糊暗黄色,而赤红山椒鸟喉及额部鲜黄。该鸟种分布广泛,在我国常见于海拔1000~2000米山林,常见于华中、西南等地,附近也只有上海曾有过长尾山椒鸟的记录。

  鸟儿是反映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也是最好的“环评师”。近年来,苏州记录到的鸟类快速增加,目前的最新数据是409种,苏州俨然成了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记者还了解到,苏州市委办公室、苏州市政府办公室日前正式印发了《苏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围绕总体目标确定了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制度、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障措施等9项主要任务,制定了30条重点措施。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通过一系列举措努力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