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末中国人民银行高层接连接受媒体专访向国内外市场阐述为应对疫情采取的金融措施,到央行行长易纲2月24日召开行长办公会议表态将“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再到2月25日国常会确定一揽子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未来央行还将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组合来应对疫情冲击?

  引人关注的是,上述行长办公会议在就央行系统做好疫情防控和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提出,要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的要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好已有金融支持政策,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有效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

  对比2月19日最新一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的表述,如何理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

  海通证券认为,在资金周转方面,包括调整、完善企业还款付息安排,加大贷款展期、续贷力度;在信贷额度方面,包括为防疫重点地区单列信贷规模,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解决;防止资金链断裂,可适当减免小微企业贷款利息。当前货币政策的痛点不在“宽货币”而在“宽信贷”, LPR下行受阻背景下,融资成本下行不能仅靠下调MLF来解决。短期内,货币政策的主要抓手将是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

  其中,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已经落地。

  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措施。

  其中,会议提出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重点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不高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50个基点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

  2018年以来,为增加银行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央行多次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疫情爆发以来,央行要求各各分支机构要综合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疫情防控的金融供给能力。

  此外,国常会还提出,鼓励引导全国性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努力使小微贷款利率比上年有明显下降。国有大型银行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要力争不低于30%。政策性银行将增加3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以优惠利率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

  除了刚刚落地的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即将开展的2020年度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也将为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带来新的资金支持。央行副行长陈雨露2月24日透露,更多达标的银行将获得优惠的政策。

  光大证券预计,根据上市银行2019年上半年报及三季报中披露的适用准备金率、普惠小微贷款等数据,估算存款规模排名前20位的上市银行中,将有6家银行满足提档标准,可为市场带来约5000亿增量流动性,并降低银行准备金占用带来的成本。

  江海证券认为,央行更有可能采取的货币政策组合是,在价的方面,一方面继续通过引导LPR报价利率下调,鼓励银行进一步降低风险溢价水平,带动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回落;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公开市场利率和定向降准降低银行从央行获取的资金成本,通过适度降低存款基准利率降低银行存款端的负债成本,与此同时进一步推动打破刚兑,引导资管产品的收益水平稳步下降。在量的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投放+定向降准+再贷款等方式,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从而实现既保证银行盈利的可持续性,又推动实体融资成本逐步下降,同时避免大水漫灌引发约束条件收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