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南京艺术学院沈琤教授,如约来到位于南京市建邺区青奥路9号的SASHA|萨莎公学艺术中心,出席“小提琴协奏曲《莫愁女》CD光碟南京首发式”活动。《莫愁女》由著名作曲家何占豪作曲、沈琤教授改编并担纲独奏,青年指挥家郝兴晔指挥、山西硕紫伦交响乐团协奏。
《莫愁女》以南京莫愁湖畔流传千年的凄美动人的爱情传说为主线,充分发挥小提琴特有的音色和丰富的技巧,铺展开一条通往永恒主题的爱恨情仇之路,深刻拨动着每一个追求与奋争的美好心灵。作品委婉曲折,荡气回肠的旋律,直击世间人情冷暖,跌宕起伏的对比充满强烈的戏剧性,让听众在美妙的音符中体会到东方“荷花情缘”的不朽与启示。
时光追溯到1983年,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越剧电影《莫愁女》,何占豪应邀为影片作曲。沈琤有幸成为电影演奏配乐并担任弦乐声部的首席,与《莫愁女》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何占豪又将《莫愁女》的电影音乐改编成了清唱剧和二胡与乐队,并成功举办了越剧交响音乐会。1996年沈教授担任小提琴独奏,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首演小提琴协奏曲《莫愁女》,何占豪亲任指挥。
小提琴协奏曲《莫愁女》采用单乐章、自由的曲式结构,充分发挥小提琴的特长。叙述了拥有一双大眼睛的莫愁姑娘为爱抗争而失明,最终投湖化作荷花,她的心上人追随而去变成绿叶永远相伴。他们带走世上的悲苦与忧愁,把象征纯洁与美好的荷花留在了人间。
沈教授将小提琴复杂多变的技巧自然融入音乐,以唯美的江南戏曲风格,刻画了莫愁女细腻而矛盾的内心独白,跌宕起伏的对比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全曲共有6个部分,即柔美的慢板“爱情主题”、不安的小快板“忐忑”、慢板“相思”、华彩“夺晴”、急板“投湖”和广板“化荷”。
十年磨一剑。沈教授历经10多年才水到渠成的小提琴协奏曲《莫愁女》,又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莫愁女》CD光碟的出版,而时间跨度几乎贯穿了沈琤40余年的艺术生涯。
2010年7月,《东西方会面》交响音乐会在南艺音乐厅举行。由何占豪作曲、沈琤改编的小提琴与乐队《莫愁女》在南京首度亮相;2016年11月26日晚,彰显南京历史文脉的小提琴协奏曲《莫愁女》,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公演。南京爱乐乐团协奏,何占豪老师指挥,沈琤担纲独奏,时隔20年,他们重逢舞台再次合作。
2016年8月13日,“盛世中国梦音乐会”在江苏大剧院音乐厅上演。沈教授作为唯一的特邀嘉宾,代表盛雪教授(盛中国之父)的学生参演,在音乐会上倾情演奏了《莫愁女》,并与盛氏家族成员共同演绎了《梁祝》。
2019年,她应邀与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莫愁女》……如今年逾花甲,终于完成了心愿,这样一首大型协奏由编创者亲自演奏十分难得。
沈教授作为学者型演奏家,曾出版小提琴教学示范录音带、教学VCD;《从中西文化的差异谈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民族特征》《弗朗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教学探微》《小提琴在中国》《感悟教学法》《有关小提琴演奏的若干思考》《跨世纪的小提琴大师》《Striking a Chord in China》China Today等大量学术论文。沈教授还应南京大学邀请,参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TED演讲,主题是《中西文化差异以小提琴民族化的探索与研究》。
40多年来,沈教授坚持树德育人,因材施教。艺术实践的足迹遍布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瑞典、挪威、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演出、讲学与科研相得益彰。她还曾获得“江苏省政府海外留学奖学金”,以国家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深造和学术交流。期间,举办学术讲座《小提琴在中国》及“中国小提琴作品个人独奏专场音乐会”。
沈教授记得,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聆听瑞典合唱团用中文演唱《黄河大合唱》,顿感热血沸腾。她和盛中国在北欧与一群金发碧眼的洋学生一起排练演出《茉莉花》,那种民族自豪感填满了心怀。
她语气坚定地讲道:“‘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这个观点,我非常有同感。中国音乐走民族化的道路必须继续向前,不能停滞。”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沈教授说,用小提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民族之音,是艺术家和教育家的责任和担当,文化自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人生一路走来,我要特别感谢何占豪老师,感谢盛雪、盛中国、王登云、张靖平、甘本老师,感谢晋鼎音提琴工作室,感谢石中光、徐志廉、郝兴晔、胡星宇指挥,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鼓励我的前辈、老师、朋友、学生、家人和广大乐迷们!
沈教授的音乐人生始终清澈而纯粹,她曾在巴赫中告别童年。而在萨莎公学的音乐世界,她似乎又回到了童年,引领孩子们走近巴赫、何占豪……
沈琤教授向萨莎公学赠送了小提琴协奏曲的CD光碟。萨莎公学聘请沈琤教授为艺术顾问,在沙正君老师为沈教授送上聘书和鲜花的那一刻,她情感的小溪回归日常的河流。(图/沈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