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沿海滩涂在当地环保部门的不断优化治理下,呈现碧水蓝天、芦花摇曳的景象。各种候鸟迁徙而来,就连百里开外的麋鹿也来这里安营扎寨了。

  2024年

  完成治理农村骨干河道450公里,新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330公里

  新建绿美村庄203个、改造提升绿美村庄101个

  完成14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任务

  完成107处“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

  完成1008个行政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提升行动

  完成6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 本报记者 吴琼 白雪 王静

  [幸福图景]

  “以前河水黑得像酱油一样,现在没污水了,淌到河里的水更干净了,可以用来浇菜浇花。”宝应县射阳湖镇鹅村村民胡国华从家门前的菜地里摘了几棵青菜,准备烧中饭,地里还种有几株月季,他期待春暖花开时和老伴一起赏花。

  去年5月,胡国华家厨房、厕所的水管开始改造,原先污水直接排进门前的小河沟里,现在和沿河其他村民一样,就近接入地下污水管网。沿河行走,家家户户直通河道的污水排口都被封堵,河边每隔100多米就能看到一个白色提升泵站,附近几十户居民的生活污水汇入后统一输送至污水管网。

  2024年,宝应县共对37个行政村的299个自然组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宝应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朱乔华介绍,该县村庄分布相对分散,如果村庄附近有生活污水主管网,优先就近接管到污水处理厂,一些人口规模小、不具备集中处理条件的,就采取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治理生活污水。

  64岁的何有芬住在射阳湖镇马墩村,家门前的小河流淌着她的青春回忆。“我结婚后就一直住在这里,以前这条河很宽,还能过船,后来河道慢慢变窄、河水变臭,浇菜都不敢用河里的水。”何有芬说,这几年村里下力气治理,河水又清了。在何有芬家后院的菜地里,一根白色塑料管引人注目。“菜地下面是生活污水收集罐和发酵罐,管子是透气管。”扬州古运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科科长马洲介绍,生活污水经过隔油、填料球等处理后储存在地下,村民可以直接取用。“村里很多家厨房的排水管接到院子,发酵过的水闻起来不臭,可以用来浇菜。”何有芬说。

  [温暖扫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4年度省政府55件民生实事项目中,涉及“环境改善”的6项均已完成。

  农村河道是江苏河网水系重要组成和毛细血管,承担着农业灌溉排涝、调蓄分洪、生态涵养等重要功能。省水利厅全力推进农村骨干河道治理和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多渠道落实资金,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健全完善农村河道长效管护机制。全省累计完成治理农村骨干河道450公里、占年度任务的113%,新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330公里、占年度任务的111%。

  “建设‘乐享园林’活力空间”连续3年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省住建厅通过空间织补、功能植入、活力营造,重点推进群众身边的口袋公园、城市绿道、林荫空间、滨水绿岸等建设,让“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四季皆景”触手可及。2024年,全省完成107处“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0处)。3年累计完成410处,覆盖全省94%的区、县,受益人群超900万人。

  省林业局提前组织开展村庄绿化摸底调查,及时排定年度计划任务,“一村一方案、一村一特色”科学规划设计,因地制宜科学选用乡土树种、珍贵树种造林,定期调度绿化进度,加强现场服务指导。2024年,全省全年新建绿美村庄203个、改造提升绿美村庄101个、新建绿美古树村庄9个、改造提升绿美古树村庄1个。

  小厕所、大民生。省农业农村厅分类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坚持质量优先,指导各地严格履行招标程序,严把产品准入关、施工质量关和竣工验收关,会同生态环境部门推动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切实提高厕所粪污接管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并加大资金投入,指导各地统筹安排全年下达的全省农村户厕改造两批次补助资金4.5亿元,改造提升农村户厕71万余户,完成1008个行政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提升行动。

  省生态环境厅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治理路线,强化群众参与,600个民生实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部完工,同时推动各地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用电优惠政策,降低设施运行成本。近年来,组织各地积极争取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2.76亿元,累计下达省级奖补资金9.45亿元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代表委员点评]

  “农村水系治理既是防洪安全、水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也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关联密切。”省政协委员、河海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广华关注乡村振兴,在去年省两会就加强农村水系治理提交提案。陈广华建议,应当加强农村河湖岸线管理,清理非法占用岸线,拆除侵占水域的违法建筑,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同时加大宣传,特别是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居民垃圾回收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营造人人参与乡村治理的氛围,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