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2025年十大重点工作,强调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报告对民生的殷殷关切,让与会代表、委员们倍感振奋。大家纷纷围绕报告中提到的几个努力方向展开热议。一个个建议,通过讨论、碰撞,变成了一份份热气腾腾的成熟“方案”。
一个无中生有的产业,饭碗从地里长出来
报告强调,2025年要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综合施策支持企业减负稳岗,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报告给学校送来了一场及时雨!”省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谢婧婧介绍说,学校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常抓不懈。2024年,举办线上线下宣讲会500多场,累计发布就业信息3万多条;校院两级访企拓岗300多家,开拓就业岗位4000多个,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学生就业“成绩单”。
据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如何持续保持积极就业态势?谢婧婧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方案”:一方面,应届毕业生在求职和选择发展方向时,最好摆脱认定标准限制,先骑驴再找马,先找一份工作再看情况;另一方面,她呼吁,江苏省省属和市属事业单位、地方国有企业、在苏央企,在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或开展校园招聘时,放宽高校毕业生的门槛,取消“缴过社保不算应届毕业生”的认定,为毕业生就业免除后顾之忧。
“90后”省人大代表、涟水县五港镇蔡工村党总支书记王玮,来南京开会这两天,每天都要和村里反复通话、沟通业务。忙啥业务?“我们村有30多名剩余劳动力,要让他们在家门口吃上饭、吃好饭!”为此,村集体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流转200亩土地,以公司入股合作社的方式,打造红高粱、红薯、红椒“三红”特色产业,目前已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每年经营性收入达50多万元,不仅帮助很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村发展、就业创业。
红彤彤的特色产业,给群众带来红火的好日子。王玮笑着透露了自己的行动方案:这次开会回去后,她要为蔡工村引进更多经营主体,扩大现有产业规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朝着服务中心功能化、产品销售市场化、集体增收持续化方向发展,做优做强“蔡工联盟”农产品品牌,让产业“接二连三”长出来。
一碗热腾腾的“饭菜”,温暖老人的胃和心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不断完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进失能老人健康服务试点,推动县市区建设适老生活体验中心。
1月19日,坐在大会堂里,当聆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全省建成老年助餐点8000多家”时,省人大代表、阜宁县古河镇梁庄村党总支书记梁来杨说,作为全省八千分之一,他给自己点了个大大的赞。
去年下半年,梁庄村建起长者服务食堂。60岁以上老人,一天三顿饭只需8元钱。每天有60多名老人来吃饭,“有10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免费配送到家!”接下来,梁来杨打算做更多提升乡亲们幸福感的事。
助老餐要有,更要好吃。“希望能有更多的餐饮企业、养老机构来和社区合作,进一步丰富老年助餐模式。”省人大代表、南通市崇川区唐闸镇街道北大街社区党总支书记秦菊香现场发出了“邀请函”:“我们街道盘活社区闲置用房,新建了两处老年人社区食堂,给予房租、水电费等优惠政策!”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江苏中度老龄化的现状,给社区服务工作带来挑战。省人大代表施玲希望,提升智能化手段,如果老人没办法点餐,子女可以在线上帮助点餐,并“云”监督餐食送达效率与质量。省人大代表、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常务副校长杨凤辉表示:“希望政府出台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开发防跌倒老年鞋、智能轮椅、生物力学拐杖等智能穿戴产品,同时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开发健康管理APP、远程医疗服务,提供个性化养老方案,如居家改造、定制化护理等。”
一件件小而美的实事,呵护“小小的成长”
呵护“一老一小”,温暖“朝朝暮暮”。乡村孩子,是代表委员们另一重点关注的群体。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时,听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句话,我很替孩子们开心!”省人大代表、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小学教师万绘表示,如今的乡镇小学,基础设施已有了明显改善,都有篮球架、足球场,体育课程也是根据孩子的成长来设置,除了球类,还有空竹等课程。
“希望多一些‘小而美’的民生实事,让更多农村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今年,万绘继续为乡村儿童代言,带来一份关于“改革农村学校图书室管理模式提高阅读效率”的建议。身为一名教师,她深知阅读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我希望农村学校的图书室都能活起来,它可以灵活地设在教室的墙角、校园小道的拐弯处,让孩子们随眼看、随手拿、随时读。”
残疾人、医疗、住房……代表委员们关心的民生话题很多。他们抛出了很多好的方案,让大家眼前一亮。
省政协委员、省伤残人康复中心业务组负责人万小军表示,聚焦优化供给,江苏还应不断推进基础性民生建设。在养老服务方面,有关部门应当继续强化以失能老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促进供需适配、城乡均衡。省政协委员、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培根建议,随着城市更新行动提速,江苏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等改造,要鼓励各地试点开展居民自主更新,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打出更多更好的“组合拳”,托起百姓“安居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万晨 苑青青 张宣 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