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发布《自然》增刊——《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4》,中国五座城市跻身全球前十,南京位居全球第五。

  今秋之后,似乎进入城市榜单收获季。同样在11月,备受瞩目的新一期GaWC全球城市排名公布,中国城市的GaWC排名大幅上升,南京排名75,进入全球BETA(二线)城市。

  还有国际咨询公司科尔尼(Kearney)发布了2024年全球城市指数排名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南京排名比上一年前进十名,列全球83。

  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战场,榜单的排名揭示的是城市的发展和趋势,透过一份份榜单和城市“打榜”的身影,城市前行的方向清晰可见。

  中国城市全球“打榜”

  全球城市榜单中的中国城市越来越多,位次也越来越靠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闫岩长期关注城市规划发展,他向《南京观察》介绍了当前国际国内种类繁多的城市榜单。按照评价体系侧重点的不同,他将城市榜单分为三类。

  第一类侧重考量城市单项领域的表现,深度挖掘城市在科研创新、生产服务、生活宜居、商业魅力等关键维度的优势特点。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全球科学城市排名,强调城市的科研水平。自然指数追踪的100多种高质量期刊上的科研论文的贡献情况,南京在物理和化学两大领域的论文实力均居全球第三,今年南京的全球排名比上一年前进一位。

  英国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GaWC)研究网络发布的世界城市榜单,以会计、广告、金融、法律、管理咨询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分支机构分布情况为基础,计算各城市网络联系度,这份榜单强调的是城市生产服务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水平。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亚洲宜居城市排行榜,排名的维度是生活宜居。依据全年综合气候舒适度、优越的教育和医疗条件、经济相对发达、物价与收入相对平衡四个维度,评选亚洲城市前50名。2024—2025榜单中南京位列亚洲第14,大陆城市中仅次于广州、武汉。

  第二类榜单侧重考量城市当前综合实力,全面评估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现状发展水平,以美国科尔尼咨询公司联合国际顶级学者与智库机构发布的全球城市指数(Global Cities Index,GCI)为代表。基于商业活动、人力资本、信息交流、文化体验、政治事务五个维度的31个指标,对城市进行综合排名。南京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之后,在排名前100的10座中国城市中进步幅度最大,并创下历史最高排名。

  国内品牌估值与增长咨询公司GYBrand发布的世界城市500强和中国城市100强也属这一类型。综合分析经济实力、基础设施、营商环境、质量建设、居住生活、国际声誉、发展潜力等多维指标,反映城市发展质量。2024年南京位列全球第72位、较上一年度上升23位。

  第三类榜单侧重考量城市面向未来的发展潜力,注重城市在硬件建设、人才储备、文化魅力、生态和谐等方面的资源丰富程度,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为代表。依据智力资本、技术与创新、区域重要城市、城市韧性、交通与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文化与生活、经济影响力、成本、宜商环境10个维度、50个变量对中国城市进行观察。2024年南京列大陆城市第6,其中智力资本、交通与城市规划、文化与生活三个维度进入前五。

  综合来看,南京近年在以上榜单中的表现总体较好。综合实力、未来发展潜力均表现突出,紧跟四大一线城市,与杭州、成都水平相当。单项领域中科研创新、生活宜居表现亮眼,生产服务、商业魅力稳定在国内第二梯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与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共同实现国际排名的持续提升。

  破除“GDP至上”的桎梏

  城市榜单试图揭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反映的是不同机构对城市发展的愿景。这两年国内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城强城指数报告》(以下简称“大城强城指数”)吸引了众媒体的目光。“大城强城指数”于2022年首次发布,今年是第二次发布。

  今年的“大城强城指数”由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与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据介绍,列入排名的大城强城为当年GDP总量在5000亿元以上的城市,2023年为59座城市。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的计算方法是,59座城市在各指标上的排位相加即为指数值,指数值从低到高排序。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陈宪在接受《南京观察》采访时介绍,中国大城强城指数是对城市GDP排行榜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一如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是对各国GDP排名的补充和完善一样。这个指数的价值是,在人们普遍关注城市经济总量的同时,聚焦城市经济的效率、实力和潜力,以及民生状况,提供观察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新窗口。

  陈宪介绍指标体系的前5个指标,分别反映劳动、土地、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本的贡献,是常用的指标。土地生产率的分母是建成区面积,分子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遗憾的是,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是人口普查数据,无法获得各城市年度的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故只能使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的人才比例。

  此外,企业家才能是被公认的重要的生产要素,如何考查这个要素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大城强城指数”采用“百亿元及以上市值(销售收入)企业个数”,作为反映城市经济中企业家和管理要素赋能的结果。

  在反映城市民生水平、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的指标设计上,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替代“人均GDP”,更直接地反映城市民生水平;以“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反映城市环境质量;以“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反映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在今年发布的“大城强城指数”报告中,南京的综合排名是全国第六。十个指标排名最好的是人才比例,59城中排第二;其次是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三;还有劳动生产效率,排名第四。排名靠后的是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59城排34位,在前十名中仅好于北京和苏州。

  当前各地经济承压前行,指标增量压倒一切,在这种守住增速的背景下,城市如何保证经济发展的质量?陈宪认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发展,最终是依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圳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守住增速和创新驱动,方向上是一致的。

  榜单里的未来清晰可见

  透过上述榜单,我们看见了一座什么样的南京?

  如果还不够清晰,再看一份权威榜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这份报告的依据来自两大方面,一是《专利合作条约》公开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人所在地,二是已发表科技论文的作者所在地。对这些指标进行统计和排名以确定全球最活跃的科技活动集聚地区。在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南京排名第九。

  还有一项内容,虽然暂未在各榜单内却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就是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2023年以来,由南京机构主导和参与研制ISO、IEC国际标准20余项,南京的国际标准话语权位居全国前列。

  国家电网公司充换电首席专家倪峰向《南京观察》介绍,仅在充换电领域,南瑞集团就主导了八个国际标准的制定,涉及充电漫游、信息交互、电池更换、连接器等方面。

  南京玻纤院标准研究所所长崔军介绍,中国的玻璃纤维无论是产量还是品类,都是全球第一,但行业话语权不在我们手中。十多年来,南京玻纤院已经主导了十多项复合材料的国际标准制定,大多数是这两年的成果。

  在农业领域,还有南京老山药业主导了蜂王浆生产规范的国际标准。

  南京的科研实力远超当地人的想象。南京正在悄然向全球经济中的知识城市转型。各个榜单中的指数打分,都在把南京推向全球经济网络中全新的知识型和学习型城市节点。

  GaWC创始人彼得·J·泰勒表示:城市极其复杂,它由无数的经济、商业、社会、文化、行政等过程组成。自2000年以来,GaWC一直在追踪这种复杂性中的一个特定要素的发展:城市如何通过提供高端服务在促进经济全球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创新是南京要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又是什么会成为推动南京创新的核心力量?

  今年6月,BCG(波士顿咨询公司)、The Network和The Stepstone Group(行健资本 全球投资管理机构)合作发布了《解码全球人才2024:梦想目的地与流动趋势》报告。这份报告有个结论,在全球范围积极流动人口数正在增加,多达8亿的专业人士正在积极寻找机会。这份报告调查了188个国家的15万人,探讨了人们出国工作的原因、目的地选择以及雇主和政府如何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

  高素质、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创新的关键。

  科尔尼的全球城市指数报告在今年特别增加的两项评估指标中就有一项是人才流动。

  闫岩认为,伴随我国经济与人口发展双双进入“新常态”,面向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将从过去对土地、设施、产业等硬条件的比拼转向对科技创新、青年人才、生活方式等软实力的追求。

  南京的未来竞争力要体现在科技创新的引领力、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南京人口老龄化、青年吸引力偏弱的问题已有所显现。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9.7岁,15—34岁青年占比31.3%,在当前19座超大特大城市中仅排名第13;高校毕业生留存率57.1%,在19城中位列第16。南京亟待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精彩。

  而生活方式是城市留住人的关键。Z世代人群更愿意为认可的生活方式买单,远至欧美以户外运动为特色的丹佛、“保持怪异”的奥斯汀和波特兰、获评“最佳数字游民城市”的里斯本,近有国内“巴适”的成都、快乐的长沙,近年来一批城市凭借有个性的、契合当下年轻人需求的生活方式成为备受年轻人青睐的理想生活目的地。南京一直以来是一座公认的幸福城市,未来要通过城市更新运营,挖掘城市有趣的灵魂,塑造更多元、更年轻的生活和文化场景,成长为一座令人向往、令人留恋的城市。

  近三四十年来,世界各国一批传统工业城市逆势而上,主要原因就是重新吸引了年轻人进入,为当地带来了人气和经济的活力,这些城市的发展路径或许能为南京转向以人才为中心的全球知识节点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