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丰富的花木资源

  泗洪县品质优良的水产

  市洋河新区香飘世界的美酒

  ……

  众多的优势特色产业

  犹如一颗颗明珠

  镶嵌在宿迁大地

  如何能让“宿迁产”“宿迁造”

  卖得更好、品牌更响?

  从实践经验来看

  走电商发展之路是一个新选择

  近日

  《宿迁市促进“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正式出台

  旨在依托我市产业特色和电商优势

  通过促进电商、跨境电商

  与产业带融合发展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外需求的适配性

  实现产业集聚、数字赋能、品牌出海

  高水平打造“电商名城”

  助力攻坚突破服务业发展

  坚持三个“新”

  促进电商与特色产业带融合发展

  聚焦产业带重点集群

  和电商产业重点环节

  宿迁将坚持三个“新”原则

  大力推进电商与产业融合发展

  扩大宿迁优势、新兴产业

  网络销售规模

  提升电商品牌影响力

  三个“新”原则具体为

  融合发展实现新价值。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产业全面融合,联通线上线下、生产消费、城市乡村、国内国际,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和要素链“五链融合”,塑造电商产业带多维价值。

  聚发展实现新突破。鼓励服务体系向产业集群全面延伸,提供数据挖掘等服务支撑,共享人才、数据等要素,形成电商产业带规模效应。

  差异发展实现新动能。促进规划布局与产业定位全面耦合,引导各地找准发展定位,错位发展电商核心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赋能电商产业带特色发展。

  聚焦“三大重点”

  用心打造14个“电商+产业带”

  到2026年

  全市打造14个重点“电商+产业带”

  实现网络零售额360亿元以上

  其中跨境电商销售额30亿元以上

  推动400家产业带企业“触网升级”

  培育100个以上网络零售额

  超500万元的电商注册品牌

  这是宿迁的目标

  未来三年

  宿迁将从三个重点方面

  来推动“电商+产业带”深度融合发展

  打造四个全国知名、行业领先的核心电商产业带

  具体包括

  ↓↓↓

  沭阳县花卉苗木电商产业带,高水平打造“中国花谷”。

  泗洪县生态水产电商产业带,加强水产电商品牌建设。

  宿城区家具家居电商产业带,引领家具家居产业融合发展。

  市洋河新区白酒电商产业带,持续加强网络市场营销和线上品牌建设。

  建设五个前景广阔、快速增长的新兴电商产业带

  具体包括

  ↓↓↓

  沭阳县美妆电商产业带,打造“美丽经济”区域品牌。

  泗阳县食品电商产业带,大力推进“就泗鲜”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泗洪县体育用品电商产业带,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宿豫区宠物食品电商产业带,建立宿迁高端宠物食品品牌矩阵。

  市湖滨新区代餐食品电商产业带,引导企业借助内容电商平台开展营销推广。

  培育五个品类齐全、优势明显的跨境电商产业带

  具体包括

  ↓

  沭阳县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提高国际销售份额。

  泗阳县、宿城区纺织服装跨境电商产业带,重点培育高档纺织、服装加工、鞋帽加工产业基地。

  泗洪县汽车零部件跨境电商产业带,加快构建“铸件—机件—部件—总成”一体化组成的产业体系。

  宿豫区家具家居跨境电商产业带,大力拓展定制家居等适合电商渠道且具有高附加值的细分赛道。

  宿迁经开区智能家电跨境电商产业带,引导企业做强自主品牌。

  实施“四大工程”

  让“电商+产业带”成为发展新引擎

  为确保14个“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开花结果

  《方案》提出了要开展“四大工程”

  努力使电商成为

  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四大工程”分别为——

  电商产业带企业集聚工程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鼓励各地合理规划和布局电商产业发展园区。

  建强跨境电商园区。各县区(功能区)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区,鼓励传统电商产业园区拓展跨境电商业务。

  强化产业配套服务。鼓励各地引进电子商务服务商,涵养电商生态系统。

  电商产业带主体倍增工程

  加大引进电商龙头企业。积极引进辐射带动能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电商(跨境电商)平台型、贸易型经营主体,与我市特色产业带企业开展供应链协同合作。

  招引终端产品生产企业。重点招引一批旗舰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

  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引导产业带企业数字化转型、传统外贸企业和电商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

  电商产业带融合创新工程

  推动“产业带+平台”融合。鼓励产业带优势企业“走出去”参加专业展会,支持“优势产业+龙头平台”相互促进。

  推动“产业带+直播”融合。推动电商直播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培育和吸引一批头部直播机构。

  推动“产业带+品牌”融合。支持特色优势产业与电商平台、MCN机构合作,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注册境外商标。

  电商产业带生态优化工程

  快海外仓全球布局。认定一批市级海外仓,鼓励产业带企业租用海外仓“抱团出海”。

  打造高效电商物流体系。健全“公铁水”联运体系,构建提升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电商物流配送体系。

  完善电商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开展人才引领服务发展“五联五强”行动,构建“产业+人才”融合发展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