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一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巨大关怀下,江苏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上展现了新担当新作为。回顾一年发展,江苏干部群众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想向总书记汇报。连日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分赴各地一线探访。

  关键词:【科技研发】

  现场探访:业界首个6G 综合实验室建立

  从“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到“四个新”重大任务,科技创新都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据核心地位。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强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令紫金山实验室科研人员备受鼓舞。

  走进紫金山实验室,各实验大楼里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前不久,这里完成了贝叶斯学习基带芯片的研发。眼下,他们正在研发第二代芯片。这项自主芯片的成功研发,使得基站的更新换代从以往的全盘更新,转变为用旧有芯片进行可配置性的增减即可实现,大大降低了6G基站的设备成本。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经过众多技术人员的默默耕耘,紫金山实验室建立了业界首个6G实验室,初步建成6G端到端实验平台,6G光子太赫兹通信实时传输速率从400Gbps提升到1Tbps,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实验室还突破大网操作系统、毫米波太赫兹通信与核心器件、内生安全DPU芯片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在多个国家重点行业应用。

  2023年底,中国通信学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刘韵洁院士领衔的《服务定制网络架构、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成果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后续,实验室将继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青年领军人才的引培,助力实验室科研创新高质量发展。

  现场探访:构建世界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先行示范区

  行走在南瑞集团,记者处处都能感受到南瑞人昂扬向上、勇攀科技高峰的精气神。

  2023年底,南瑞集团自主研发的虚拟电厂等14项科技成果,被国家权威机构认定为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家能源保障和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全体南瑞人来说,这正是他们向总书记报告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南瑞集团实验室。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过去一年,南瑞科技成果不断攀高向新,初步建成涵盖15个技术领域、33个技术子领域和117个技术子类的三级技术体系,打造“技术一张图”,建立科研活动的指导框架和统一标准,夯实技术底座,为科技创新积蓄更大动能。

  南瑞集团充分发挥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综合优势,以全国产化的核心技术及设备,助力6条特高压、6个抽蓄电站等重大工程按期投运。支撑雄安创新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零碳示范园区。2023年,南瑞集团获国家电网公司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0项,新发布IEC国际标准3项,7项技术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三批首台套名单,31项成果通过权威鉴定,核心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以南瑞为龙头,眼下,南京智能电网产业正在加速崛起,集聚上下游企业近1200家,产业规模占全国八成,构建世界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先行示范区。用实干作答,以实绩交卷,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在这里化为奋楫争先、乘势扬帆的生动图景。

  关键词:【强链延链补链】

  现场探访:加速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是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的重大任务之一。过去一年里,苏州工业园区聚力强链延链补链,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主导产业高端转型、新兴产业提档升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向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高地大踏步前进,勇夺全国经开区“八连冠”。

  筑巢引凤栖,园区围绕“2+4+1”重点产业方向和未来产业布局靶向发力,大抓招商、大抓项目,既加大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行业龙头等头部企业、“链主”型企业的招引力度,也积极招引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现代服务业项目等,为完善产业链夯实基础。

  苏州工业园区。

  与此同时,园区聚焦产业生态精准出击,在强链延链补链上展现新作为。“园区以集群强链推进产业强区,强化产业体系打造,坚持抓主流、抓确定性,以创新、智能、绿色、安全为方向,加快构建由6个重点产业集群和23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623’产业体系,在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的同时,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优化政策扶持体系,巩固创新先发优势,精准布局未来产业,努力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园区经发委副主任王颀说。

  关键词:【传承文化】

  现场探访:让千年古城焕发更大生机活力

  沿着总书记的指引,苏州古城保护利用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古色古香的院落,时有婉转清丽的琴声传出,今年春节期间,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的宣州会馆客房早早迎来预约热潮,多种房型均被抢订一空。古建老宅作为“活着”的古城记忆,是苏州古城历史文化的缩影与传承。去年以来,姑苏区坚持“使用是最好的保护”,古城中越来越多的古建老宅,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通过引入新功能、新业态,进一步践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古城保护发展理念,让千年古城焕发更大生机活力。

  苏州古城。

  清代著名“状元宰相”潘世恩之孙潘祖荫故居活化利用为精品酒店,每天都有游客慕名入住,体验一回“画船来去碧波中”的姑苏味道,这一保护利用项目去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位于古城区西北部的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中,唐寅故居遗址引入评弹咖啡馆、非遗手工旗袍体验店等新兴业态对外开放,带动片区文旅新发展……

  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规划保护处处长王永法表示,当前姑苏区正在实施“古城保护更新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五卅路子城、32号街坊、桃花坞等重点片区保护更新;今年完成25个老旧住区改造提升,创建不少于10条幸福河湖,完善“物业城市”一体化管理运营模式,全面提升古城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社会治理】

  现场探访:“小网格”中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格局”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总书记的关心与关怀化作为了南京持续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澎湃动力。

  在栖霞区仙林街道,辖区12个社区划分成了90个综合网格、195个专属网格,2668个驻街单位全部纳入其中。通过党建引领,织密组织体系、推动干部下沉,将群众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该街道网格化党建做法被中组部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在全国推广。

  “网格”的民警、网格员、居民志愿者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小网格”中构建出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格局”。南京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永才说,从2022年开始,南京全面实施“精网微格”工程,深化“网格+”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微组织、完善微平台、组织微服务,切实提高网格服务管理的满意度,疏通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目前,全市共划分微网格41062个,配备微网格员45852名,建设综合网格微信群13130个,微网格覆盖率、微网格员配备率达到“两个100%”。持续加强网格党组织建设,共设立网格党支部6983个、党小组8101个,在网格中建设“党群微家”“为民服务驿站”等“小微”阵地,成立网格议事会、推行“网格积分制”,积极引导热心群众特别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志愿者参与网格治理。

  关键词:【现代农业】

  现场探访:数字化引领智慧农业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三月的春风,吹开了新绿。在南京高淳团结圩里,和丰园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孔祥华正在蟹塘边,和工人一起打捞青苔,为投放蟹苗做准备;而在秋亚家庭农场,负责人孔秋娣正带着员工清沟理墒,保证排水畅通,为早稻播种打下好的基础……每到春天,高淳全区农业合作社、企业都进入了育苗备耕阶段,田间地头全力奏响“人勤春来早”的奋斗乐章。“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提出了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我们庄稼人,干活更带劲了。”孔秋娣说道。

  南京高淳区桠溪街道蓝溪村高标准农田。

  群众的饱满的热情赢来了大地丰饶的回报。2023年,南京高淳守牢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底线。全年粮食面积15.76万亩,单产504.41公斤/亩,总产7.95万吨,实现“三个同增”。当地还不断加快数字化农业建设。2023年完成2个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建成禾田越光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5%,智慧农业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实习生 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