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的代表。近日,90岁的天文仪器专家胡宁生在南京举办展示会,展示他复原的张衡地动仪“立柱验震”原理。

  从2013年开始潜心钻研,如今胡宁生展示的已是他复原的第五代地动仪。在南京市江宁区的一处厂房中,记者见到这座直径约1米、高度1.2米的仿制地动仪。“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列传》中关于张衡地动仪的这段记载,胡宁生熟读成诵,几乎一字不差。

  当年,有人质疑张衡地动仪是否真实存在,继而抹杀其历史地位时,胡宁生下决心通过自己的研究来为张衡正名。但张衡地动仪早已失传,胡宁生结合自己50多年的精密仪器研制经验,从“立柱验震”实验开始验证。《后汉书》对张衡地动仪的内部记载是“中置都柱”,即在地动仪内部直立一根柱子,地震波来了会震倒柱子,从而触发机关,随即衔着龙珠的龙嘴张开,龙珠掉到底下的蟾蜍嘴里,人们据此判断地震发生的方位。

  实验最难的部分,就在这根柱子上。胡宁生解释,假设把一根木棒立在地上,使劲跺一下脚,木棒可能被震倒,但不能精准倒向跺脚的方位。因此,用普通的立柱完成这一实验是不可能的。“一根灵敏的立柱,应该有较高的重心位置和较小的着地面宽度。”胡宁生现场拿出一个矿泉水瓶模拟立柱、一本书模拟地面,演示立柱原理。制作这根立柱最难的点,是打磨一个完美立柱着地面。据史书记载,张衡采用宝石、玛瑙之类的坚硬材料来制作立柱下的精密着地面和支承面,胡宁生则采用人造蓝宝石打磨出一个近乎完美的支撑面,为此他手工打磨一周才完成。记者看到,这间不大的厂房内堆满地动仪的各种部件,龙首、立柱、小型教学仿制品……十多年来,胡宁生更新五代地动仪模型,只为复原1800多年前古人的科技智慧结晶。“目前,这座地动仪基本接近我的预期目标,但我还想继续改造,将高度降低到1米左右。”胡宁生说。

  胡宁生从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筹备处,从事天文仪器研制工作,在中国天体测量仪器和技术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去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在盱眙观测站发现国际编号为534390号的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命名为“胡宁生星”。在胡宁生看来,张衡的伟大贡献不仅仅是发明地动仪,更在于当人类面对地震灾害只能被动承受之时,采取科学办法实施观测和研究。复原地动仪,正是对古代科学精神的传承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