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晾晒。布经刮灰后需要2--3次清洗,把残留在布面灰浆及浮色清洗干净后晾干。

  浅浅的阳光下,一块块染色后的花布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故事里的小白花,在这片蓝色的雾中若隐若现。朴素的一幔,裹夹着氤氲的水汽,是江南水乡里最纯净的一滴。

  (图片来源:寻找江南)

  从过去到现在  

  南通,是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也是它精髓与灵魂的所在。曾经在南通辉煌一时,前庄后坊的蓝印花布染作坊曾遍布农村集镇;作为一门传统而古老的民族工艺,曾一度伴随着几代人的生老嫁娶。

  随着工业改革、外来洋布的冲击和人们审美的变化,蓝印花布逐渐消失在历史的舞台。而如今在南通又得以延续,不少文创街区都有蓝印花布的专店。从“被遗忘”到“重获新生”,这段过程中,不得不感谢吴元新老师。吴元新老师对蓝印花布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简单来说,是他“拯救”了蓝印花布,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图片作者:@你喜欢吃果冻么)

  吴元新老师是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以来从事于民间工艺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出于热爱,自行肩负起传承的重任。1976年开始从事蓝印花布的制作与研究,四十年来,保护了一大批濒临消失的古旧蓝印花布作品,共计一万两千六百余件,十万多个纹样,收集了古旧蓝印花布花版一千五百多张,创建了第一个蓝印花布博物馆。国家领导人甚至身穿他染制的蓝印花布出访国外,让世界见识到了中国的民艺之美。

  (图片来源:寻找江南)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工艺的传承,在吴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有了一定成果。吴老师同时也是南通大学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所长,南通大学定期在校园内开设蓝印花布学习班,能让更多的人来学习蓝印花布印染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