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泰州>民生>正文

泰兴七旬老伯是位“记忆达人”

A-A+2014年9月26日11:02泰州晚报评论

  他的记忆秘诀是什么 

  从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起,他开始记忆背诵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会委员等人员名单。200人左右的名单,他可以一个不少、顺序不乱地背出;若是随便问起我国各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他也会脱口而出,一个不错。今年73岁的项春元老伯是个农民,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却是位来自民间的记忆达人。200多人名单流利背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泰兴市黄桥镇育婴堂的项春元老伯家,当面求证。项春元拿出了2012年的一份报纸,上面刊登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常委、委员名单,分别是7人和205人。老项将眼镜放在一旁,开始背诵,记者拿着报纸进行核对。约用了7分钟,他便将上述名单流利地背诵了一遍。期间,除“铁凝”误念为“铁疑”外,人数一个不少、顺序一个不乱,令记者惊叹不已。   

  据项春元介绍,但凡是他看到的文章,只要感兴趣,就会留心记忆。几十年下来,他感觉自己对人员名单、地名的记忆力超强。背诵中央委员会常委、委员名单,最早可以追溯到1969年4月的党的九大。当时,他从报纸上看到九大中央委员名单,出于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崇敬,尝试着记忆这份名单,最后竟能脱稿模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向周围乡亲“播报”。从此,他多了一项“政治任务”,并一届一届地如此这般“背”和“播”。

  “打赌”成功 名噪一时   

  能背这么多人名,用项春元的话讲,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并不觉得稀奇,而有点文化水平的人又不相信。当然,年龄一大,届届要记住,不容易了,但一旦新的一届中央委员会产生,他只要几天时间,就可以记下来。到了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后,村上有位姓吕的老师闻讯而来,并请了见证人和老项“打赌”:如果能将201名党的十一大中央委员、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单都正确背一遍,他愿意买2条“大前门”香烟相赠。 

  结果可想而知,吕老师输了,他口服心不服:我班上40多个学生,一学期下来,名字都记不全。好家伙,200多个人的名单,项春元为何却能一口气就背出来呢?   

  项春元安慰吕老师:“那是你不想记,想记也是可以的。”这时,一旁的众人起哄,让吕老师买烟,当年“大前门”香烟是要计划的,还贵,项春元反而不同意了。最后,吕老师买了2包香烟分发,众人这才作罢。从此,项春元把吕老师“赌”输了的消息不胫而走,名噪一时。

  小学毕业 曾是部队“神炮手”   

  “铁凝”误念为“铁疑”,是有原因的,项春元其实仅有高小文化。1964年,22岁的他入伍后,就以过人的记忆力,在理论、实弹比武中脱颖而出:6门军事理论和实战考核全是5分(满分),成为全团唯一的“神炮手”。   

  接着“好事连连”:1965年担任副班长,当上了二炮手(瞄准手)、领讲《122榴弹炮》知识……“这些成绩固然有我的努力,但其中还有一个误会。”项春元回忆当年:“有一次,连队文书有病住院,首长让我去代理,我无意中接触到自己的档案,发现征兵工作人员将我的学历由高小误写成了高中,当年高中生入伍当兵的人不是太多,所以,部队领导一直把我当成高中生培养。” 

  后来,项春元自己把这个笔误报告了首长。他的诚实,反而让首长对他刮目相看。入伍第4年,推荐他报考武汉军事炮校,全团1个名额、推荐2人。由于体检要到团卫生队,他心里太兴奋,一路小跑从连队跑到团部,没想到体检时血压太高未能过关,与上军校失之交臂。

  好记性中的秘诀   

  从部队退伍后,项春元回到家乡黄桥务农,天天看报的习惯没有变,记忆也从死记硬背,逐步完善为“巧记”。 

  以记忆全国省会城市为例,他就用一首“打油诗”来记:“一川一都两个阳,一拉一太两个长。双西安宁要写上,一汉一昆不可忘。二三二四五个州,四南海合差不多”。而在记每一届中央委员时,他总是先记“姓氏”,归纳后将同姓的记成数字,将单一姓氏写成“顺口溜”,在熟知后再一一记名。   

  采访结束前,记者问及项春元的“记忆秘诀”时,他连声说“没有”。不过,在和他的言谈中,记者帮他整理出几点:一是要对记忆的东西感兴趣。二是要自信、不畏难,提示自己:我一定能记住。三是学而时习之,要时常通过背诵来增加印象。还有就是分段记忆,把内容分隔成几个单元,最后“串联”起来,就能背诵如流了。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