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泰州>要闻>正文

看基层供销社如何破茧重生

A-A+2014年7月24日11:12泰州日报评论

  在人们的记忆中,乡镇供销社活跃于计划经济年代,多设在乡镇黄金地段,不只卖农用物资,还卖生活用品。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都由供销社统购统销,是农村流通市场的绝对主力军。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供销社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败下阵来。不少乡镇供销社卖了房子、安置人员后消失在人们视线中。

  自2012年以来,兴化市供销总社打破传统束缚,通过开展生产合作、流通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综合改革,真正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激发自身活力和内生动力,使整个供销系统走出了一条“破茧重生”的道路。

  强筋

  瞄准农村市场兴办服务企业

  “从计划经济时的辉煌,到市场经济来临跌入谷底,这一过程,让人措手不及,很不适应。”谈及基层供销社,兴化市供销总社合作指导科科长盛成根用“辉煌”和“谷底”来描述其兴衰变化。

  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供销系统出现亏损,以后亏空逐年增加。至2002年,兴化基层社在册干部职工1.1万多人,离退休、退养人员近1万人,全系统负高利债务1500多万元,欠银行、财政等债务6亿多元,资产被抵押、查封。社员股金无法兑付,特困群体生活安排无着落,企业发不出工资,人心涣散,上访不断。

  为摆脱困境,2002年,兴化市在供销系统推行“三置换一保障”改革,全员置换身份。改制后,供销系统并未在短期内恢复“元气”,反而带来集体经营全面萎缩,“改制完成了,资产卖光了,企业名存实亡了”。

  对此,兴化市供销系统收缩战线,瞄准新形势下广阔的农村市场,兴办或合办服务公司。市社先后兴办了银桥担保公司、百发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沙沟银泉水产品批发市场、永丰螃蟹交易市场、富民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合作常客隆百惠超市公司、新合作电子商务公司、淘宝网“特色中国·兴化馆”等16家现代服务企业。16家参控股企业注册资本1.846亿元,其中市社持股8750万元,占比47%。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农资、日用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农村金融、放心豆制品、电子商务、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及加工等行业。2013年,经营服务总额71亿元、利润4367万元。连续三年荣登全省县级供销社前十强,连续四年综合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列泰州市供销系统第一位。

  “供销系统让近乎断裂的筋骨重新强健起来,关键在于找准了发展方向。”兴化市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张久银说,市社控股参股的企业在服务“三农”的同时,也为供销系统注入了活力。

  借鉴社有企业经验,2012年春,兴化市供销总社启动基层社组织体制改革,兴化市政府也针对基层社出台了《关于加快为农服务设施建设的意见》,为供销社系统重振雄风注入“强心剂”。

  织网

  领办164家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6月中旬,兴化市常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大垛分社成立。随之,分社农机仓库也启动建设。“设立分社是为了扩大合作社品牌效应和业务量。”兴化市戴南镇供销社主任、常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雨富说。

  2012年9月,戴南镇供销社联合5名社会能人兴办了常发农机合作社。合作社现有70台大型收割机、32台大型拖拉机和12台套烘干设备,年作业亩次8万亩。

  “合作社注册资本200万元,戴南供销社占股35%。”王雨富说,投股的资金源自供销社大楼及原营业网点的租金收入。目前,戴南供销社总资产达1900万元。

  目前,兴化供销系统各基层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164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联社18家,参股的农产品市场和农资市场6家,建立的为农服务社639家,覆盖该市所有行政村。

  “由供销系统领办的农民合作组织密织了服务网点,实行品牌配送,极大地方便了生产生活,保障了农民利益。”省供销总社负责人考察兴化基层社发展情况后赞不绝口。

  盛成根介绍,兴化供销基层社领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是依托自身雄厚实力,如戴南供销社,基础条件较好,营业用房、仓库等年租金有60万元左右。依靠租金收入,戴南供销社就占有常发农机合作社35%的股份。

  二是提升传统服务网点,如沙沟供销社,其经济基础较差,没有存量资产,没有融资能力,该基层社通过服务网点改造,与村委会合作,吸引村民入股,组建农民服务合作社,为农民开展生产生活服务。

  三是开展涉农部门合作,如陶庄供销社,和陶庄农技站开展合作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社,推出农田“托管”、“半托管”服务,探索了在粮食主产区基层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子。

  四是引进品牌服务企业,如西鲍供销社与通州和盛农资连锁公司合作,开设和盛农资连锁店,为农民提供放心农资和其他社会化服务。

  凝心

  建章立制稳定基层人才队伍

  对基层社的改造重组,使供销系统组织体制形式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些基层社与农民开展经济合作和产权连接,在基层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不可否认,基层社在发展中仍存在诸多瓶颈。尤其是收入分配问题没能有效解决,直接影响队伍建设。

  据介绍,乡镇基层社在岗人员一般3至5人,岗位为主任、会计等,主任由市社从原基层社返聘,其他人员由主任聘用。由于人员无定性,工资无增长机制,这些年来,基层社工作人员工资每月只有1300元左右。基层社控股或参股的经济合作组织,收入红利归基层社,工作人员不得从中领取收入,他们通常也无法获得其他收益。

  “这样的收入养活自己都难。”西鲍社主任朱振玉说,若不是对供销社怀有特殊感情,他断然不会接受返聘。

  现任基层社主任的都是原基层社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这些人年龄越来越大,将来的队伍问题是最大的忧患。”盛成根说。

  “通过领办或合办合作经济组织,基层社经济状况正一步步好转,人员收入也应提高。”张久银说,为提高基层社人员收入,2012年,兴化市社制定了基层社绩效考核规定。考核内容包括收入、组织建设、为农服务、资产管理等,按百分制考核到基层社主任。其他工作人员绩效奖按主任所得的百分比由基层社发放。2013年,兴化市社共发放绩效奖17万元,其中,基层社负责人获得最多的2万元,最少的2800元。今年,市社又面向基层社制定了“创优争先奖”,给予1万元至5000元不等的资金奖励。

  “根据基层社经营情况,有关考核奖励的力度还可以进一步加大。”张久银说,目的就是要鼓励在岗人员建功立业,并吸引新生力量加入。

  此外,市社还将开办培训班,轮训基层社工作人员和合作经济组织班子成员,引导基层社做大做强合作经济组织,并规范民主管理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顾日升  鲁冬一)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