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全生产宣传咨询周昨启动,一个个典型案例提醒市民——
请您留意身边的安全隐患
6月是全国第13个、全省第21个“安全生产月”,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昨天上午,市安监、住建、消防、卫生等20多个部门在中铁溪源建筑工地启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周”活动,活动现场,市安委会发布数件平常不受重视的典型案例,提醒市民留意身边的安全隐患。
案例一 燃气软管多年未换
每年,市港华燃气公司均会对市民进行例行检查,近日在明珠小区一住户家中,市港华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对住户的燃气管道进行检查发现,用户软管严重老化,局部甚至出现了开裂。经询问得知,该用户家中的天然气是刚搬入该小区时安装的,距今已有10年多了,而燃气软管一直没有换过。
市港华燃气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众多安全隐患中,软管超期使用最为普遍。根据国家规定,燃气软管的使用期限不超过两年。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公司建议最好一年半一换。此外,如居民家中有老鼠,燃气软管很容易被老鼠咬坏。因此,建议居民家中最好使用金属波纹管,使用年限为8年,价格在100元左右。居民要更换软管可拨打燃气公司服务热线,会有专业人员上门对软管进行更换。
案例二 开车打电话危险性高
开车时打电话可能是许多驾驶员都有过的经历。并且有许多驾驶人是明知有害却侥幸为之。原因不仅是不接听电话不礼貌的问题,还有担心确有急事或生意上的事有人找,不接害怕误事。
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其实是对开车打电话的危险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交警介绍,打电话导致“分心”的真正原因在于电话交谈与面对面交谈这两种对话方式不同。受通话质量限制以及无法看到对方肢体语言等因素影响,人们在打电话时必须集中更多精力来倾听对方。由此可知,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这对正在行驶的车辆是非常危险的,其危险性不亚于酒后驾车。
案例三 夏季出行有讲究
随着夏季的到来,结伴或举家出游出现一轮小高峰。而市民和游客夏季出游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要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各种风险。
选择出游线路量力而行。专家提醒,盛夏季节,正是亲水近山的好时节,许多海滩及海岛旅游线路因而颇为走俏。但每年因游泳或登山而发生的意外事故也不少见。为此专家 建议游客,在选择水上或登山旅游产品时,首先考虑自己是否会水,体能如何;是否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所选择的项目危险系数如何,最关键的是一定要量力而行。
参与网上自发组织的探险游、自驾游和结伴游须在接受邀约时慎重选择出游的伙伴和项目。探险游、极限游这些富有挑战色彩的旅游方式,除了行动前需对目标进行必要的了解外,一定要参加专业的培训和体能锻炼,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案例四 家庭药物混放隐患大
随着人们对于感冒等一些日常疾病了解日渐增多,大部分家庭药箱里面都会贮备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但药品的存放是有一定要求的,我市就曾发生过因为市民误食混放药物而送医救治的情况。
专家指出,在存放药品时要注意把中药和西药分开,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开。
此外,有条件的家庭最好用家庭急救箱保存药品,它的中间有很多空格,不仅有利于空间的充分利用,也便于对药品进行合理的分类,方便查找取用。每隔3个月左右,最好将家庭药箱检查一遍,如果发现药品发生变质、潮解、霉变或过期等现象,则需要及时丢弃,以免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