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7年前母亲摔伤后,姜堰溱潼镇居民花开宏就搬过来照料父母。5年前,母亲去世后,花开宏又承担起照顾瘫痪在床父亲的责任。父亲吃饭“挑嘴”,他就变着花样做饭菜,单是面条就学会了做七八种不同的“花式”。
变着花样“讨好”父亲
花开宏的家位于溱潼镇湖西社区中心的一套砖瓦房。走进庭院,小青砖铺设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房间内空气清新,一点都看不出来这是一名卧床5年的痴呆老人居住的屋子。
花开宏80多岁的父亲花兰芳正端坐在房间内的圈椅上,眯着眼听着收音机里的戏曲。
花兰芳虽然痴呆,但也有些脾气。老人会在吃饭时突然挥起手,将碗打落、摔碎,筷子也扔到地上。有时,他会出其不意,一个巴掌打到花开宏的脸上。
“父亲大小便失禁,我为他擦身子、洗衣服被褥,甚至挨打挨骂都不算个事。”花开宏说,“就是喂他吃饭成了个问题,他吃饭不方便不谈,还有些‘挑嘴’,不合他胃口的饭菜,他就不吃。”
老人吃饭时喜欢咬住勺子,怎么劝都不松口,急了还咬人。每每此时花开宏都会像哄小孩一样哄着他,老人一高兴,口就松了。“父亲牙齿掉光了,装的假牙,家里买了牙粉,我每天都要哄他卸下来,帮他刷洗一遍。”
每天,花开宏都变着花样为父亲做饭菜。而7年之前,家里的饭菜还都是妻子做。
面条能做七八种
老人爱吃面条,单就这一项,花开宏就学会了七八种面条的做法。昨天晚上,花开宏给老人下“龙须面”,这是一种很细的面条,是花开宏托亲戚从泰州城区买来的。几天前,老人刚吃过普通的挂面。按照惯例,今天要换个“花式”。
花开宏说,除了这两种面外,他还在妻子的教导下学会擀面。除了白面粉外,还有荞面甚至米粉线。“有时,我会在面粉中加上一两个鸡蛋,这样擀出来的面条煮起来比较鲜,也容易烂,老父亲很爱吃。”
尽管变着花式做面条,老人还是有吃腻的时候。花开宏开始在汤料上做文章。他买来了大骨头,熬成一大锅浓汤放在冰箱里,作为面条的汤底。过几天,他又更换汤底,分别加入猪油、酱油、麻油等,再在里面切点蒜头。他还隔三差五地来到姜堰城区的大炉烧饼店,给老父亲买上几只烧饼,打包带回一碗鱼汤面。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是我妻子的功劳。”花开宏说,妻子田增萍做的饭菜也不错。他长期住在父亲家,妻子便经常做些饭菜送过来,给爷俩“改善伙食”。“这些‘花式’中,有很多都是妻子想出来的主意。她确实费了不少心。”
连续7年照顾父母
花开宏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顾着母亲和父亲的,他已经坚持了7年。
63岁的花开宏是家中长子。为了照料父母,他将房子建在父母家不远处。他以前在镇砖瓦厂工作。56岁那年砖瓦厂解体后,不少同事劝他结伴去外地的一家砖瓦厂工作。不过,他不去。
“我放心不下父母,他们年纪都大了,其他的兄弟姐妹又在外地工作,没时间回来照顾。”花开宏说,他留了下来,边照料父母,边在家附近打零工。
7年前,花开宏的母亲张兰英意外摔伤造成股骨骨折后,花开宏正式卷起铺盖,来到了父母的家里。
花开宏的孝心,左邻右舍都看在眼里。“照顾妈妈时,老花就很细心。”邻居王子英说,“每天晚上,他都用热毛巾为母亲敷伤腿,洗脸、擦身子样样来。一个大男人能做到这个样子,真是难为他了。”
5年前,母亲不幸去世。父亲花兰芳天天流眼泪,就在当年,花兰芳患上了老年痴呆,不久又中风瘫痪在床。“刚送走了母亲,父亲又变成这样,开宏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王子英说。
花开宏身高1.65米,体重还不到110斤,由于长期睡不安稳,每夜都要起来八九趟,花开宏十分清瘦。不过,在他和妻子的照料下,父亲花兰芳却养得白白胖胖的。
“这样的孝子世上难找。”邻居王子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