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侯天卉 / 文 施向辉 郑芮 / 摄)优雅的旗袍惊艳了时光,但提起制袍师,很多人印象中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师傅。纯手工古法制作,200 多道工序,2 万多个针脚,80 后南京姑娘季月琴在过去的 8 年间,一针一线织出百年旗袍史。

△南京姑娘季月琴正在制作旗袍△南京姑娘季月琴正在制作旗袍

  三十而已:放弃高管工作,誓做最专业的制袍人

  干练的短发高高扎起,别着淡蓝色的盘扣胸针,季月琴利落地在明黄色的布料上做着平绣 …… 在位于南京仙鹤门的工作室里,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正埋头于复原一件民国初期旗袍的她,“ 叫我小平就好,稍等我一下,绣完这几针就来。”

△季月琴一针一线在布料上做着平绣△季月琴一针一线在布料上做着平绣

  “ 虽然祖辈都是做中国传统服饰的,旗袍也很美,但我一直觉得这只是讨生活的方式。” 回首来时路,今年 38 岁的季月琴坦言,虽然学的是服装专业,但制袍并不是她的 “ 初心 ”。

  大学毕业后,季月琴进入到一家电子企业,工作几年后,成长为市场部的高管。虽然在外人看来这份工作光鲜亮丽,但季月琴却明白,这份工作已经渐渐消磨了她对于生活的热情,“ 那时候我才 30 岁,这样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太难忍受了。”

△季月琴在她的工作室制作旗袍△季月琴在她的工作室制作旗袍

  “ 来做手工旗袍的人越来越少了。” 一次家庭聚会上,季月琴的姑姑说起自己的制袍生意时很是无奈。为了不让这些制作精良、工序繁复的旗袍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季月琴决定用自己积累下的市场经验,帮助传统手工旗袍走出困局。

△季月琴的旗袍工作室△季月琴的旗袍工作室

  “ 我要做全中国最专业的制袍人。” 说干就干,2012 年,季月琴一头扎进了旗袍的大海。“ 我就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辈子!”

  以袍养袍:“ 三顾茅庐 ” 只为一个针脚

  从小,季月琴就是个充满好奇心和热情的人。投身制袍事业之后,她便对旗袍的面料、工艺、配件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就是犟,做事情一定要追根究底,搞清楚它到底是为什么。”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她笑称自己 “ 掉进了一个大坑 ”。

△每件旗袍的款式,季月琴都是在本子上打好素描△每件旗袍的款式,季月琴都是在本子上打好素描

  季月琴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过去的 8 年间,她只做了一件事——以旗袍为载体去研究中国近代服装史。每年年初,她都会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以古法复原 1-2 件传统袍子。别看数量少,背后的工作量却大得惊人。

△旗袍上需要各色的线,她都是精心挑选△旗袍上需要各色的线,她都是精心挑选

  “ 很多技艺近乎失传了,复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我们这个工作室,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 12 小时以上。” 季月琴介绍说,与铠甲、汉服不同的是,旗袍作为较新的民族服饰,史料中的文字记载相对较少,很多技艺都只能从老衣服上拆解摸索。“ 当真是拿出了‘三顾茅庐’的架势,有时候去北京、上海的藏家那儿跑好几趟,就为了看一个针脚。”

△完工后的旗袍,季月琴都是仔仔细细检查△完工后的旗袍,季月琴都是仔仔细细检查

  截至目前,季月琴带领工作室,成功复制出了近十项近乎消失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完成了近 50% 的清末至民初的旗袍发展史服装的复制。

  为了 “ 养活 ” 工作室,除了古法复原老旗袍,季月琴也会接一些客制化订单。“ 我现在就在‘以袍养袍’,用客订和博物馆复制件的订单来贴补工作室。” 虽说是‘贴补’,但季月琴也丝毫不马虎,每件客订的袍子也都坚持纯手工古法制作,200 多道工序,一道不缺,2 万多个针脚,一个不少。

△每次做完一件旗袍,季月琴都要好好欣赏一番△每次做完一件旗袍,季月琴都要好好欣赏一番

  “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件袍子从设计到制作完成,要与拥有者会面 3-4 次,历时 1-2 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不仅如此,季月琴还会根据客户的气质,为他们设计一款独一无二的盘扣,因此每一件从工作室出去的袍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可甜可咸:让传统旗袍走入生活,走向世界

  如何让旗袍走入大众生活,让精美的袍子被更多人接受,成为季月琴在复刻传统技艺的同时最常思考的问题。说到这里,季月琴开起了玩笑,“ 袍子和汉服一样,属于小众的爱好,我现在就在原创的路上不断折腾。”

△旗袍上的小饰品都是季月琴自己手工制作的△旗袍上的小饰品都是季月琴自己手工制作的

  在工作室的入口处,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了一处摆满了盘扣样式胸针、耳饰的玻璃柜,这些正是季月琴折腾的产物。“ 在国际上,袍子已经成为中国符号之一,而盘扣也是袍子的符号之一。” 季月琴说,把旗袍上的小小元素拆解出来,制成更小、更易接受的饰品,也是推广袍子文化的一部分。

△顾客对她做出来的旗袍十分满意△顾客对她做出来的旗袍十分满意

  在季月琴看来,旗袍是中国风的连衣裙,可甜可咸,可中可西,在任何场合出现都不会维和。“ 穿上旗袍的那一刻,能够瞬时激发出中国女性骨子里的独立自信。” 季月琴希望能在旗袍中挖掘文化和记忆,展现中国女性的独特美。

  2017 年,作为传统旗袍、盘扣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季月琴成为纽约 “ 南京周 ” 的十佳邀请人,带着她的旗袍走向了世界舞台。

  就像工作室样式图册的最后一页上写着的 “ 以及更多可能 ” 一样,传统旗袍和季月琴都在期待着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我们的努力,消费者对袍子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从业者却越来越少。” 说起现阶段旗袍传承面临的困境,季月琴也表示理解,“ 学手艺是个漫长的过程,只求有缘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