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咳嗽、血小板减少……最近,家住南京市溧水区的王女士虚惊一场。两个多月前,王女士采茶后就突感身体不适,本以为只是小感冒,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没有缓解,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王女士竟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

  65岁茶农采茶后持续高热

  今年65岁的王女士家里有几亩茶园,一次采完茶后,就感到身体不太舒服,接着就开始发烧,最高温度一度达到40℃,并伴随畏寒乏力的情况。

  王女士来到当地医院,医院诊断显示,血压偏低,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降低,不久后又出现咳嗽咳痰、脉氧下降症状。情况危急,王女士被送至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后转入感染病科,经过仔细检查,王女士竟被感染上了“新型布尼亚病毒”!

  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金柯介绍,入院之初,王女士心、肺、循环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医院组织了急诊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ICU等多学科会诊,专家们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诊断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继发了炎症因子风暴,并高度怀疑王女士因蜱虫叮咬患病。随后的血清检测证实了专家的判断,经过近一个月的对症治疗,王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最终康复出院。

  半年陆续接诊37例,4月到10月要格外小心

  据了解,仅上半年以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已陆续接诊37位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患者。2010年,在河南省一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清标本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确定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又称“新型布尼亚病毒”。金柯表示,通常,蜱虫叮咬会引起皮肤炎性过敏反应,经过正确处理、对症治疗可痊愈;但由于蜱虫还是多种病原体的媒介,从而引起传染病。

  “蜱虫在吸血时,它的头部包括口器是深深扎进皮肤里的,如果生拉硬拽,很容易将其头部留在皮肤内,增加感染风险。吸过血的雌蜱体重会增加80-120倍,市民很难自行完整取出,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金柯提醒,一般情况下,4月到10月蜱虫最为活跃,且好发于丘陵地带,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等环境中。在户外生活、生产人员及旅游者需要提高警惕。

  蜱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

  “处于活跃期的新型布尼亚病毒也可能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金柯表示,蜱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只要不与感染者亲密接触,做好防护,也不用过于担心会被传染,所以大家不必恐慌。

  如何有效预防?金柯提醒,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长时间坐卧。如一定要进入此类地区,应穿长袖衣服,不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里,着浅色、光滑衣服。当前正值暑假,家长尤其要提醒孩子,不要到荒草地、灌木丛里嬉戏。

  “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万一发现被蜱虫叮咬,应该及时去医院取出蜱虫,不要自行拿取。一旦出现被蜱虫叮咬后发热等症状,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未确认病因前应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以免病毒传染。”金柯强调,夏季遛狗尽量避免到植被茂盛的地方,回家后要及时检查有无蜱虫,宠物要定期进行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