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8月22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方面负责人介绍解读《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2021年造船完工量1643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2/5,占世界市场份额超过1/6。到2025年,要建成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一批船舶海工装备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船舶海工强省新目标:要建成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
江苏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江苏船舶海工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江地区,南通、泰州、扬州3市集聚了全省80%以上的船舶制造能力。202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排名前20家企业中,江苏占据8家。我省研发建造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蛟龙号”“勇士号”“奋斗者号”、亚洲最大重型“天鲲号”绞吸疏浚船等创造了多项新纪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省委、省政府将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确定为重点培育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推进高技术船舶产业链、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豪华邮轮产业链3条产业链建设。《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到2025年,要建成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一批船舶海工装备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若干政策措施》共分为六部分18条政策措施。明确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用工保障与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力度、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和保障。
装上“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发动机,提升我省船舶产业竞争力
李强表示,省财政每年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作为省级重点培育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技术船舶产业链、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豪华邮轮产业链3条产业链位列省50条重点产业链。到2024年,完成全省船舶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诊断调查,建立诊断档案数据库,新增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个以上;新增智能制造车间15个以上;新增智能化生产流水线20条以上;培育领军服务商3-5家;完成江苏省船舶行业智能制造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推动更多船舶企业接入应用。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高清表示,几年来,我省积极通过省重大项目服务机制推进船舶制造项目加快建设和船舶产业强链补链,惠生特种浮式液化船等一批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予以重点推进;连云港中远海运LNG压力容器制造等一批项目获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有效提升我省船舶产业核心竞争力。
围绕技术瓶颈展开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赵扬威称,“十三五”期间,江苏在船型优化设计、智能喷涂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成功研发全球首艘2.4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世界首创油-散-化(OBO)组合兼装船。
围绕制约船舶海工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聚焦重大战略产品培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加快建设太湖实验室,支持南通新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镇江、泰州新建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制造研究院、船舶产业研究院,支持扬州新建船舶电子研究所,构建以实验室为核心、技术创新中心和研究院为支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保障的平台体系,支撑产业持续创新。
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周体光表示,今年7月22日,《苏州港张家港港区东沙作业区规划修订方案》通过部省联合评审,增加纳入了LNG接收站、加注站等相关项目。目前正加快办理江苏卫华海洋重工码头工程、南通港通州湾港区吕四作业区等重大项目港口岸线的使用审批。
编辑:梁书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