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周聃”到底是什么梗?连潘周聃自己都解释不清。这名南京小伙两年前参加综艺节目《最强大脑》时出场的片段,如今突然爆红网络。在主持人说完“有请潘周聃”的介绍词后,他微微侧肩、迅速起立的魔性扭头动作,配上他的“学霸光环”,被网友解读出“狂跩酷炫”的意味。随之全网掀起了模仿狂潮,全国涌现出各地“分聃”……
日前,仍在国外读博的潘周聃接受了家乡媒体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他说他并不介意网友把他当成短视频创作的素材,但是比较在意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对于未来他有很多计划,想以“潘周聃学长”的身份继续与年轻朋友们探讨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未来,他想为自己的家乡作一份贡献。
两年前节目片段莫名走红
他成了网友“玩梗”的素材
两个多月前,问起潘周聃是谁,可能大多数人只会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两个月后,再问同样的问题,很多人会马上告诉你,“这是一个梗”。实际上,潘周聃是一个南京小伙的名字。不久前,他两年前参加《最强大脑》节目的片段突然走红网络。
“潘周聃,29岁,硕士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节目里,当主持人念出这段介绍词时,潘周聃一个利落的侧身站起,脸上挂着严肃的表情潇洒地一甩头吸引了不少网友,大家都笑称:“这就是学霸的酷炫狂跩。”随着这个魔性瞬间被越来越多人谈论,网络上涌现了不少模仿潘周聃的短视频,有人“潘周聃式”吃辣条,有人“潘周聃式”做核酸……甚至延展到麻将、无人机、自来水等,只要是在直线运动中突然来一个大转弯的动作,都被看做是模仿潘周聃,于是有人调侃道:“万物皆可潘周聃”。
日前,仍在海外读书的潘周聃接受了家乡媒体扬子晚报的采访。面对这场看起来很无厘头的爆红,他用了“顺水推舟,水到渠成”来形容。他告诉记者:“我更愿意把它当成一个意外。在这次模仿秀浪潮中,我没有签任何经纪公司,自然也不是一个被包装好的典型网红。”
节目里他出场的动作,并非他刻意为之。潘周聃回应说,那天他起了个大早,脸上带妆让他感到些不自在,刚好当时节目改了赛制,他是上阵的第一名选手,“大家(参赛选手)都蛮紧张的,我想着既然第一个上台,不如把气氛带动一下,就强打起精神站了起来,那个站起来的动作也是比较随意的,没想到被记录下来后,大家都觉得‘魔性’。”
节目是两年前录的,参赛不久后他因私事提前退赛。两年后怎么忽然火了?这个问题潘周聃自己也在寻找答案,“这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我原本在节目里是一个比较没有存在感的角色,可能是现在网友们爱“玩梗”,我就被许多人注意到了。”
不介意网友拿自己“玩梗”
更在意正常生活受影响
走红不久后,潘周聃曾通过个人社交账号回应被“玩梗”,他写道:“斗转又星移,一秋又一秋。谁料咱们在各自过了都不太容易的这两年之后,于2022年的春天再度相逢。”他告诉记者,自己并不介意网友用“潘周聃”做段子,他还建了一个收藏夹来保存网友制作的有趣视频,“一个梗给大家玩出了新理解、新诠释,不亦快哉?”
一开始潘周聃并没想对此事进行回应,即便周围的亲朋好友都看了各种“玩梗”视频,还有一部分网友因为这段被截取的片段,误以为他是一个很跩的人,他都没打算发声替自己辩解,他觉得大家热闹完就散场了。
直到网络上慢慢出现一些以他的名字注册的仿冒账号,他觉得是时候聊聊“潘周聃”了。因为在他看来,某些程度上“潘周聃”和“潘周聃学长”已经不是一个人了,“如果没有这件事,我只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毕业后工作赚钱,按部就班地生活,但是它既然发生了,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人生的分水岭。”
有一个阶段,潘周聃有些手足无措,他记得那段时间社交账号里大量恶意留言像洪水般向他袭来,还好互联网官方及时介入,协助处理了此事,“也有很多网友发私信鼓励我,中国有句老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个意思。”
这场风波过去后,他脑洞大开,有了新计划,“既然已经走到这个节点,不如去探索其它的可能性。”他想到了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一直灌输的社会责任理念,他认为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却不去输出正确的价值观,便是没尽到社会责任的表现,“比如说是不是可以学习做一名公众人物,用‘潘周聃学长”这样一个理工男的身份,和年轻网友交流他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疑惑。”
真实的潘周聃是什么样子?
他这样回答
拨开短视频造梗赋予他的“狂跩学霸”形象,潘周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潘周聃说,自己是个从小爱摄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工男,在用“潘周聃学长”的身份与年轻人交流时讲话很温柔,甚至慢吞吞的,与媒体联系直播时语速飞快,密集输出,这些都是真实的自己。
在单一标志性的互联网标签之下,潘周聃是一个勤奋努力、踏实好学、热爱家乡的南京大男孩。
在大学时,他常常担任许多活动的摄影师,他笑着说,这份对摄影的热爱还要追溯到他的少年时光,“父亲是我的摄影启蒙,他在我出生之前买了相机,但是他后来不怎么喜欢玩了,天天让我玩。当时我一个小孩经常脖子上挂着很大的相机,时不时地拍照。”
后来,潘周聃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念中学,他说,在这里自己对摄影的审美才被慢慢培养出来,“是美术老师曹启海给了我艺术鉴赏的启蒙教育,他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去讲世界名画,非常生动活泼,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我听得可入迷了。”
此外,他与扬子晚报的缘分也是他摄影路上一堂重要的实践课。2004年,正在上初二的潘周聃,在课堂上被鼓励参加扬子晚报小记者活动,他报名投稿,那时电子邮件还不流行,就把一张自己在紫金山天文台俯拍南京城的胶片照片放在信封里寄到了报社,随后刊发在了当年9月1日的报纸版面上,“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落款还是:本报小记者 潘周聃,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段经历。”
除了摄影,在南外的六年,是他各方面素养被激发的一段时光。对物理的兴趣,对古诗文的热爱都有增长,外语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提高。每次回到南京,潘周聃一定会到北京东路30号,重温那一段“在北京东路的日子”。
归来仍是少年
海外学子不变的故乡情
离开南外后,潘周聃出国读书,先后在意大利、瑞士、英国等国学习。身处海外留学多年,他时刻关注着家乡南京的发展,他特别关心南京城市的建设。
大约五六年前,潘周聃趁着学校假期回到南京,面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感到有些陌生,为了再次细细认识家乡,他做了三周的网约车司机,以这种方式重新走了一遍南京的大街小巷。小时候上过的小西湖小学、重新修葺的武定门……
潘周聃说,即便在半夜,没有什么乘客时,他也非常享受在南京街道穿梭的快乐,能探索和体验不断“更新”中的南京城,“有一次搭载乘客去老门东,才知道这是一个建在我小学旁的历史文化街区。我开车到了学校后,发现它的样子没变,还是在居民楼中间的一所小学,但是旁边建了一个有文化历史特色的基地,这种时光交错的感觉,让我觉得好神奇。这也是南京这个城市的魅力,把保留历史和发展现代化做得很好。”谈及家乡,潘周聃的语气中充满了深深的依恋和满满的骄傲,还不时冒出两三句南京话。
从念中学起,潘周聃就是个地理控,放学后总会沿着南京大大小小的街道走,御道街、水西门、集庆门、清凉门,沿着城墙和秦淮河向西走。“当年的南京还在脑海中,现在回到南京,发现这里变得非常发达繁荣现代化了,每次亲眼看到自己家乡这种快速的发展,我又惊讶又骄傲。”
提起家乡南京,潘周聃饱含满满的依恋,“你知道经过南京的高铁有多少条吗?我曾细细数过,从南京南站始发的高铁,向东有三条,向西有两条,它是一个交通要道,也吸引着我会随时回来看一看,走一走。”对他来说,家乡永远是成长路上的能量补给站,“虽然在海外漂泊多年,但我生长在南京,无论我身处何方,我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南京人。未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为家乡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