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招商领域再有新动作。近日,《镇江市科技招商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在重大项目招引之外,开辟科技招商赛道,有何决策考量?科技招商如何开展?对于镇江这座城市,科技招商又意味着什么?就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迫在眉睫 把握竞争主动权

  与传统的招商引资工作不同,科技招商重在引进手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通过创新要素的汇集构建强大的创新生态。招商一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由于考核导向,各地专攻重大项目,对亿元投资额以上的项目紧追不舍,但对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强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和项目往往容易忽视。

  近年来,在重大项目招引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很多城市都把决胜未来的砝码放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尤其最近一两年来,国内多地把科技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突围点,我省多个城市也明确突出科技招商,出台科技招商政策和推进措施,力求把握竞争主动权。

  《实施方案》出台前,我市仅镇江经开区和高新区设立了科技招商部门、配备了科技招商力量,其他板块在科技招商方面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仅有一些园区载体通过引入运营机构开展委托招商,虽然科技招商工作取得一些突破,但招引科技型企业的成效还不明显。

  去年9月开工的联东U谷·官塘科技港项目位于官塘创新社区。该项目依靠联东集团专业招商团队重点招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上下游等产业类型的企业。目前,项目已签入驻意向企业12家。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年内计划实现30家企业签约,努力为更多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优质载体空间,不断提升招引工作质效。

  硬性考核 引育积蓄“源头活水”

  科技招商是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手段,更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科技招商,不仅利于长远,更是当务之急。

  此次实施方案,重在建立健全“市级统筹、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科技招商工作体系,构建精准高效的科技招商机制,围绕“876”创新引领工程相关领域,聚力引进一批“三高一资”型(高科技含量、高层次人才导入、高成长性、社会资本关注)科技企业(项目),集聚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我市“四群八链”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实现科技企业(项目)招引新突破。

  对此,市科技局局长肖敬东表示,目的就是要按照“新春第一会”部署要求,加快引进落户一批高科技成长企业、领军人才项目、科创平台载体、新型研发机构等,通过引入创新“源头活水”,释放创新活力、赋能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不只是常规的工作部署,科技招商已被纳入考核指标,从产业园区到孵化载体均下达了招引科技企业的目标任务,明确重点招引培育一批科创企业(项目)、吸纳集聚一批科技人才、转移转化一批科技成果。

  抓实抓细抓落地,将科技招商工作纳入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和开发园区建设提升考评体系,强化考评激励,彰显我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坚定决心。根据《实施方案》,今年全市力争组织科技招商活动45场以上,招引科技企业总数500家以上,其中“10+11+5”园区招引科技企业400家以上,孵化载体招引科技企业300家以上,并建立科技招商“月度跟踪、季度点评、年度考核”工作机制,推动各市、区比进度、比质量、赛成绩、争贡献。

  有备而来 组建专业团队编制指南

  考核“指挥棒”业已确立,当前,科技招商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任务职责,配备专门力量,建立组织架构。较之重大产业项目招商,科技招商不仅要精通项目流程、具备谈判技巧,还要熟知科技前沿、掌握产业趋势。

  在市科技部门牵头下,市、区两级正积极实施联动培养机制,推动组建一支专业化科技招商团队,实现“招商人员懂科技,科技人员会招商”。“我们将举办科技招商训练营、能力提升班等,着力提升科技招商队伍项目招引、资源匹配、企业服务等全流程集成保障能力。”市科技局区域创新处有关人士表示。

  每年密集开展的招商活动亦将打响科创品牌。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科技招商工作将会被嵌入各类招商推介、投资促进、人才招引、产学研合作等活动,推动科技招商“季度有主题、月度有活动、周周有洽谈”。

  做好产业研判,方能实现精准招商。围绕“876”创新引领工程明确的方向,瞄准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以及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我市正抓紧编制科技招商指南,计划6月份推出。同时,滚动编制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科技企业、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招引重点目标清单,招引一批“小而优、小而美、小而强”的科技企业,加速改善产业发展质态,持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