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是扎痛人心的刺

第123期

“中国式过马路”是扎痛人心的刺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这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本质上还是一部分国人“无底线、无原则”的心态体现……>>详细

 

中国式过马路:不管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走

  这两天,“中国式过马路”继续被热议。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行人“闯红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太低了。“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这是记者听到的关于“中国式过马路”主要的原因,只要一个匆忙的理由,就可以置交通法规不顾,横闯红灯而去,而许多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不得不小心翼翼对“闯红灯”行人进行避让。【详细

“中国式过马路”折射什么心态?

  明知违反公共约定,但心里“冻结”了是非,只看那点儿小利益、小方便,背后是庸俗后果论在作祟。怎么会建立起这种“集体无意识”呢?说大一点儿,这跟我们的抉择偏好有关系。

  明知违反公共约定,但心里“冻结”了是非,只看那点儿小利益、小方便,背后是庸俗后果论在作祟。怎么会建立起这种“集体无意识”呢?说大一点儿,这跟我们的抉择偏好有关系。

  为人们的抉择提供参考的尺子,大致有两把:一把叫后果论,一把叫原则论。后果论,简单说,就是预判行为的后果,有利则行,有害则止,趋利避害。好比说躺着看书有害视力,老低头坐着对颈椎不好,那就别这么干;适当的锻炼有利健康,那就坚持。原则论,则是做事情前先对照某种原则——或是社会的某种约定,或是心中的道德律令,合则为,不合则不为,不管行为会产生什么具体后果。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合准则,不干。按照现代话说,违反程序正义,即便会取得好的实际效果,也不对。 【详细

“中国式过马路”的现实隐喻

  现在的中国和中国人,正走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各种现象、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各种困惑,都乱作一团、纠结在一起。虽然号称消灭了“阶级”,但户籍、出身、职业等因素却依然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有人开车,有人骑车,有人走路。开车的看不起骑车的和走路的,认为是他们堵了路,影响了通行的效率和速度。骑车的和走路的却认为是开车的用非常手段侵占了更多的公共资源,仇富更仇腐,经常在心里面问候他们的家人。【详细

“中国式过马路”是扎痛人心的刺

  国人何以变得这么“精明”,为何缺乏基本的自持和坚守?我们可以指责这些人的集体无意识,但更该追问为何那么多人信奉别人闯红灯自己等太傻?如果大家都不闯红灯,如果没人敢闯红灯,如果有人闯红灯了受到处罚,如果没有人将个人利益凌驾在规则之上,还会有人认为别人闯红灯自己等太傻吗?特权,已经成为破坏公共秩序感的一根突兀的刺。

  如何培养大家的秩序感、规则意识?有网友说我们要重新“回”到幼儿园接受再教育,有人说文明是管出来的,也有人说罚出一个文明人。还有人建议设立道德银行、公民道德素质指数。其实,老祖宗早就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其实,无论是严管重罚还是道德教化,都不能忽视社会秩序中的不公平现象,都应该先从革除特权现象入手。【详细

相关微博

本期责任编辑:江苏微闻联播

版权声明:新浪江苏新闻中心出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网友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