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泰州>民生>正文

老泰州人的中秋记忆

A-A+2014年9月5日10:10泰州晚报评论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快到了,在老泰州人眼里,中秋节是举家团圆的日子,他们称作为“小年”,尽管现在“小年”的年味儿有些淡了,但是老泰州们还是沿袭着他们的习俗,做粘饼求甜蜜、拜月祈福康、赏月庆团圆……对他们而言,老习俗一样都不能少。日前,记者就走访了泰州老城区几位土生土长的老人,与老泰州们一同回忆“那些年,他们一起经历的中秋”。

(图片来源网络)

  做粘饼甜蜜蜜

  家住南蒲社区夹河路26弄的顾爹今年74岁,他已经在这个弄堂里生活了四十多年。眼看就快到中秋了,和往年一样,早在一周之前,他就和老伴栾奶奶一道在巷子口的几棵桂花树上采摘下了最新鲜清香的桂花花瓣,将桂花花瓣挑拣、洗净再用糖水浸泡了整整一周,准备做成桂花粘饼。

  顾爹说,他和老伴每年都得做粘饼过中秋,这是老泰州人的习俗之一,粘饼又称之糖饼,象征着甜甜蜜蜜。顾爹说,制作粘饼可算是老泰州人的一项绝活儿,首先要选用上好的面粉和糯米,经过发酵后再擀成月饼状,包上芝麻、豆沙、桂花等馅儿。接着可将做好的桂花粘饼入油锅进行煎炸,直至金黄色盛起或者用水蒸煮。

  “每年都会做四五十个桂花粘饼,孩子们都爱吃。”顾爹说,吃得清淡的人家一般都用水蒸煮,待蒸煮到八分熟时就可以出锅了,这时便能闻到桂花香味扑鼻而来,中秋节当晚,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口由老人亲手做好的桂花粘饼,觉得黏黏糯糯的,分外香甜。

  拜月祈求福康

  今年84岁的孙桂泉家住关帝庙巷,这条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巷子也承载了老人很多的中秋记忆。在老人印象中,大户人家和普通老百姓过节有些区别,但是有一样习俗每家每户都会有,那就是拜月。

  老人说,拜月又称作“礼月”、“祭月”、“敬月”。老人的祖辈一直居住在老泰州城区,当时祖父经商,家底殷实,所以每年的中秋佳节对拜月仪式尤为重视。老人记得小时候的八月十五当晚,家人会早早地在院子里摆上香案和拜月的供品,一共6样,包括莲藕、菱角、芡实、芋苗子、石榴、月宫饼。

  “月宫饼很有讲究,一共八层,由小到大堆成宝塔形状。”老人说,除了这些必备的供品,家里的大人们还会教孩子们一起做宝塔灯和玉兔,用竹篾和纸糊成宝塔灯、玉兔的形状,寓意“玉兔望月”。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待到月圆十分,家里的长辈就会开始主持拜月仪式,晚辈们围绕左右,一同祈福一家安康。拜后,由长辈们将月宫饼切开,分给大家品尝。

  邻里间共话团圆

  95岁高龄的徐世椿老人家住钟楼巷,目前已是四世同堂,幸福的一大家子足足有十多口人。在老人记忆中的中秋节,就是团圆。

  老人的家是小巷子里的一座泰式民居,古墙旧瓦,还有一个大院子。老人年轻时曾在外地工作,由于当时经济条件好,就从外地买回来了一台9寸的黑白电视机。

  “电视机买回来那年,正值中秋佳节,整个巷子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机,一时间轰动了。”老人回忆道,老人就把电视机搬到了院子里,当时电视只能收到一个台,里面放着戏剧,大伙儿就在院子里赏月、看电视,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中秋节。以后每逢中秋佳节,老人都会邀请邻居来院子里看电视,烧上几个时令菜,比如红烧黄鳝、炒螺蛳、黄豆米烧鸡,再买上几个月宫饼、一瓶清酒,跟大家小酌几杯,一起过节。后来,每家每户都开始有了电视机,但是不少邻居还是愿意来和老人一起过节,分享那份独特的中秋记忆。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江苏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