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全城在这一刻静寂。
又是一年“12·13”。初冬的南京,一半斑斓,一半萧瑟。今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和平大钟再次被撞响,凌厉的防空警报声响彻城市上空,街头车辆停驶鸣笛,往来行人伫立默哀。
这一刻,定格家国之殇。“1937.12.13”,以血泪书写的日子,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记载于此。6周时间里,30万同胞遇难。“300000”,累累白骨堆起的这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那是我们的同胞。此时此刻,穿越历史的烟尘,依稀还能听到黎庶的悲声、亡灵的呜咽。
这一刻,警钟长鸣于心。昭昭前事,惕惕后人。30万同胞以生命告诉我们:国弱则民辱,国破则家亡。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这段历史,尽管它带给我们无尽的屈辱和愤懑,尽管每次回望都会让人倍感沉痛和悲恸。声声警报、阵阵鸣笛,正如警钟振聋发聩——国耻不能忘,我辈当自强!
这一刻,唤醒民族记忆。身体的伤痕可以愈合,民族的记忆不能湮灭。“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不曾忘、不敢忘、不能忘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以法护航的庄严祭奠,让一座城市的记忆上升为国家记忆、世界记忆。
时间的刻度里,潜藏着生长的力量。从“一分”到“一日”到“十年”,从“一馆”到“一城”到“举国”,设立公祭十年来,每一个名字、每一次讲述、每一段故事,都是对记忆的重启,对历史的回应,对和平与爱的呼唤。
“时间的证人”逐渐少了,“记忆的火种”却生生不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照片墙上,如今仅有32盏代表幸存者的灯还在亮着。仍是这面墙前,幸存者后代32人成为“记忆传承人”,还有更多的人将传播历史真相的“话筒”紧紧握在手中。逝者已矣,生者可追;时间向前,记忆不灭。
走近、倾听和传播成为共识之举。悲情,不是国家公祭的底色;共识,在仪式感中凝聚。纪念馆内几十万条留言,寄托着世界各地参观者对和平最真诚的祈愿;每年诵读的和平宣言和发行的公祭读本,让爱国情怀深深融入青少年的血液之中;两万五千多枚徽章,象征着志愿者们日拱一卒的努力和坚持……从记忆到共识再到行动,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长跑。
记忆接力传递,史实不断书写,“我”渐渐成为“我们”。从首个国家公祭日至今,几乎每年都有南京大屠杀史最新研究著作及相关书籍集中发布,每年都有“南京大屠杀再添铁证”的新闻被发掘,不断有人打捞起遗落在世界各地的记忆碎片,一片片拼出历史真相。十年来,参与海外同步悼念活动的队伍不断壮大,这段历史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民众所知晓。与南京同频的人们,在世界各地汇聚正义之声,构筑出坚不可摧的记忆共同体。
历史长河静水流深,经过沉淀之后,更能领悟它的启示。国家公祭,正是一个重新审视历史的契机:一次次于痛楚中倾听历史深处的回声,我们收获了什么,记取了什么?站在今天的坐标轴上,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才能杜绝人类浩劫的重演?
捍卫真相,是为了维护和平的尊严。“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今天从来都是安放在昨天的基座之上,如若遗忘甚至曲解历史,和平也不过是流沙上的大厦。也正因此,我们才要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对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都必须保持警惕、坚决反对。
铭记伤痛,是为了凝聚前行的力量。国家公祭是一次缅怀同胞的历史反思,更是一次矢志复兴的精神洗礼。今天的中国,已经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今天的江苏,正在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这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最好告慰,也是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最大底气。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让我们于痛感中激荡报国之志、凝聚奋进力量,在新的征程劈波斩浪、砥砺向前。
回溯历史,是为了探寻未来的答案。过去从未走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叙利亚政局突变,逆全球化思潮对全球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历史昭示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相互砥砺、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上携手同行,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历史如镜,当我们凝望历史,就是在和历史无声对话;从历史凝望未来,我们才更懂得坚持与奋进的意义。今年清明假期,一个孩子的爸爸随手拍下的视频令人动容:几个孩子在瞻仰完革命烈士纪念碑后,顺着台阶坡面玩起了滑梯游戏,春光和煦,他们的笑容如此灿烂。愿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在孩子们的身上,也照耀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