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图博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承办,首次将江苏作为中国作家馆主宾省,为展示新时代江苏文学成就、推动江苏文学传播搭建起重要平台。

  本届图博会以“深化文明互鉴,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读者共赴书香盛宴。步入中国作家馆,《新中国75年文学展》宛如一部微缩历史,既全面展现了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又聚焦凸显了新时代文学的辉煌成就。75年来,广大作家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历史巨变、展现人民昂扬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成为新中国光辉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与推动者。

  19日上午11时许,中国作家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吴义勤在致辞中表示,经过75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的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75年同频共振的发展,中国文学在记录时代和书写人民的征程上不断攀登。从“两个计划”到“作家回家”“人民阅卷”,中国作协引领创作与凝聚人心并重并举;从“中国文学盛典”到“与辉同行”直播、影视融合推介,生产精品与破局传播双管齐下;从雪域高原成就《雪山大地》到文学助力益阳清溪发展,文学与故土乡村双向赋能;从“一带一路”文学联盟到海外读者俱乐部、“网文出海”“请进来”与“走出去”同步发力……新时代作协工作不断焕发崭新气象,新时代文学更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作为本届“中国作家馆”的主宾省,江苏文脉悠长、人杰地灵,以其江河湖海浸润的璀璨文化和勇立潮头的时代气息,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优秀作家,奉献了一批又一批精品力作,成就了“文学苏军”和江苏文学。

  中国作家馆内,一面绚丽的展墙记述着新时代以来江苏文学取得的重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以来,江苏作家共创作长篇小说1000余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儿童文学等12000余部(集),2部作品获茅盾文学奖,9部作品获鲁迅文学奖,8部作品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5部作品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前列。《玉米》《推拿》《黄雀记》《鸟背上的故乡》《香炉山》《凤凰的山谷》……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部部闪亮的作品,描绘出江苏文学的璀璨星空。

  盛世修史,赓续文脉。中国作家馆开馆仪式上,《江苏新文学史》重磅发布。2019年启动编撰的《江苏新文学史》全面深度地反映了江苏新文学发展的辉煌历程和重大成就,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地方实践,也是一次对江苏文学研究、文学批评队伍的大检阅。

  “《江苏新文学史》邀请了来自江苏省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老中青专家学者参与,这是一项规模宏大、任务繁重、富有开创性的重大文学工程。”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在致辞中介绍,《江苏新文学史》上起1892年,下达2019年,时间跨度127年,全书12编30卷约1000万字,为江苏百年新文学的研究留下了一部具有宝贵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地方文学史,是江苏文学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时代负责、对作家负责的精神,完成的对新时代的献礼之作。出版以后,江苏省作协拟定了一系列宣传推广计划,让更多人看到这部饱含着学术雄心和文化雄心的地方文学史,并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推动当下与未来江苏文学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再造一个江苏文学的“百年辉煌”。

  19日当天还举行了《江苏新文学史》学术研讨会。主宾省活动期间,江苏除了展示当代作家作品外,还将围绕文学创作、文学影视转化、网络文学发展等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创办于1986年,已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书展和国际版权贸易平台之一,在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文化贸易合作共赢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累计吸引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家展商参展。本届图博会有22万种中外图书亮相,7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家展商现场参展,其中海外展商数量达1050家,占展商总数的65.6%,图博会将持续至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