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K歌、露营、读书、逛展、研学……总有一种方式,可以解锁你与有线的美好时光。3月28日,江苏有线发布上市10周年LOGO和宣传标语,今年将持续推出10大系列活动、10大增值业务,立足“文化+科技”双核驱动,围绕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涵盖算力服务、国潮兴农、创意会展等,为产业升级、数字转型注入发展新动能。

  当前,文化与科技交融,迸发着前所未有的活力,化作一把“创新之钥”,开启视听领域的全新大门。江苏有线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表示,广电网络行业正面临宏观政策机遇期、行业变革攻坚期和科技应用爆发期“三期叠加”态势。“用户根据地是江苏有线的沃土,我们推开用户的门,去我们知道的地方生长,做一个鲜活的动词,与时代共振、与用户共鸣、与生态伙伴共进,为可能,尽所能。”

江苏有线上市10周年LOGO和宣传标语:手机小屏与电视大屏在虚实交织的多维空间相遇,勾勒出数字“10”,既是对过往10年的致敬,更是对未来蓝图的展望。江苏有线将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媒体融合为舞台,续写“智”繁“业”茂的新篇章。(图据“江苏有线”官微)江苏有线上市10周年LOGO和宣传标语:手机小屏与电视大屏在虚实交织的多维空间相遇,勾勒出数字“10”,既是对过往10年的致敬,更是对未来蓝图的展望。江苏有线将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媒体融合为舞台,续写“智”繁“业”茂的新篇章。(图据“江苏有线”官微)

  科技赋能:“增值版图”为融合注动能

  数字化浪潮澎湃而来,“科技”起笔,为“光影”转型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一头系着国家战略,一头盯着市场需求,江苏有线心怀大局,创新布局10大增值业务,汇聚成一幅充满活力与前景的“增值版图”。

  夯实数字基建,产业驶入“新赛道”——

  江苏有线以“资本续航”为理念,聚焦新一代光电通信、半导体制造、智慧能源等战略赛道,通过基金规模化运作与“文化+”投资拓扑体系,抢占新兴产业风口,挖掘“专精特新”项目潜力,推动产业链横向扩张、纵向延伸,以金融资本赋能实体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依托广电5G网络与全省“1+3+13+X”算力云网布局,江苏有线建成了超3万架数据中心机柜、7万vCPU云计算资源,服务党政、金融、医疗等九大领域。接下来,还将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为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深度赋能省政务中心、卫健委等核心客户数字化转型。

  深耕内容生态,科技启迪“新业态”——

  截至目前,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已覆盖全省900多个乡镇。如何让融媒的触角向更广领域延伸?江苏有线将以科创、文创、艺创、融创“四创贯通”打造全媒体内容生态:整合“多屏联动”融媒渠道,推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精品内容;还将积极布局微短剧全产业链,上线“头条剧场”专区;以AIGC技术构建“AI酷世界”新媒体矩阵,驱动内容生产革新。

  以“国潮”为媒介,江苏有线积极推动地方文旅、实体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聚焦“家乡风物 国品国潮”新定位,打造了“长江运河丰物集”“新国货峰会”等品质IP,打通非遗、老字号、助农产品流通链路,还将持续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构建AIGC、智慧无人店等数字运营矩阵。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人才与决策协同发力,构建高效发展模式——

  依托国家级广电职业实训基地,江苏有线构建“线上平台+线下基地”融合模式,累计培训25万人次。2024年江苏开博有线专修学院升级为中国广电(江苏)培训基地,聚焦新质生产力需求,持续深耕“视界·名家讲坛”自有培训品牌,以更具智慧与温度的教育,努力培养数字化与产业创新复合型人才。

  致力于构建“数据+技术+场景”智库服务体系,企业也在为政企提供舆情风控、产业调研等深度服务。携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合作推进数字媒体传播效果分析系统的研究建设,构建了产学研一体的大数据智库研究体系,实现精准数据的标准化和资产化管理。

  围绕革新“AI+电视”交互体验;打造“AI酷世界”融媒体矩阵;上线AI智能客服重构服务体系四大方向,江苏有线成立了“人工智能技术创研中心”,从“算力—模型—平台—内容—应用”不同层面赋能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