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瓶供一枝,香可盈室。”

  风物不识人间事,迎寒凛冽的蜡梅,随着季节的轮转如约盛开。

  一到深冬,南通博物苑的蜡梅格外叫人惦记。走进博物苑,属于深冬的萧瑟扑面而来,池塘里仅剩枯荷残枝,草坪也由浓绿蜕变成了青黄,各处园林的树木叶落满地,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所以啊,这寒冬的蜡梅花,才承载了这许多期待与欢欣。

  南通博物苑的蜡梅大多集中在濠南别业和中馆周边。

  濠南别业是张謇先生的故居,建于1914年,主楼是一座英式建筑,带着浓浓的西洋建筑艺术风情,非常别致,是南通博物苑的重要组成部分。春、冬两季的濠南别业最美。春天紫藤萝如瀑布一般明艳满园,而冬天则由蜡梅来为古楼妆点。

  看蜡梅最好的两个时间点是雪后和晴天。等不到雪落南通,那么就静候一场冬日的阳光明媚。走在洒满阳光的濠南别业前,看蜡梅挂满枝头,鹅黄色的小花一朵朵可秀气了,走过蜡梅树下的时候,清幽的花香萦满周身。

  蜡梅树上几乎看不见叶子,只有光秃秃的树干上开满了一簇簇明媚的蜡梅花,站在树下仰头看,就像是在欣赏一幅诗情画意的工笔画。头顶的天空是湛蓝的,纯粹的色彩为满园的蜡梅都做了背景布,把黄的蜡梅与蓝的天空装在同一个镜头里,超美的。

  中馆建于1906年,最初是用来测报天气的,是中国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所在地,所以早期也被称为测候所,白墙红门的色彩搭配,非常古典。中馆的建筑造型也跟南通军山上的气象站类似。

  后来,中馆改建,作为金石碑帖陈列室。据介绍,中馆的匾额正是由张謇先生亲笔题写。

  中馆正门两侧一边是修剪齐整的青松,另一边就是蜡梅。冬日里,深绿、蜡黄两种颜色与中馆的红门交相辉映,三种色彩碰撞出了南通博物苑最富生机的寒冬。

  馆门前有两尊石狮子,蜡梅树长而茂密的枝丫正好为石狮子遮风挡雨。石狮子面容活泼,歪着脑袋,超可爱的。蜡梅树下围满了赏花的人群,一个个举着相机手机记录着今冬岁初的繁花盛开。

  这个季节来南通,除了饱览蜡梅美景,尝遍南通美食也是不能错过的环节。品早茶、赏小吃、尝羊肉,冬季旅行的快乐就是如此朴实无华。

  烧饼和豆腐脑是南通如皋最常吃的早茶。街头巷尾总能看到烧饼店,一个圆圆的炉子,夫妻二人相互配合,师傅迅速将面饼贴到炉内烘烤,刚起锅的烧饼色泽焦黄,芝麻密布,拿着烫手,吃起来香、脆、酥。咬一口烧饼,再喝一口嫩嫩的豆腐脑,十分舒爽。

  不远处,百年老店四海楼飘出了熟悉而亲切的家乡味道。如皋人的早茶,就这样诗意地开始。如皋与扬州、泰州同属江淮官话语言区,文化接近,这其中也包涵了早茶文化。与其他地方相比,依江傍水的如皋饮食中多了一抹水色,更加温润滋养。

  要说冬天的正餐吃什么?那山羊肉一定是南通人冬季挚爱。肥嫩鲜美的海门山羊肉,让这个寒冷的季节,慢慢温暖了起来。

  南通海门人吃羊肉不烧汤,而是吃红烧羊肉,因为在海门人眼里,本地的山羊肉只有红烧才是味道最好的。

  海门的山羊肉在南通以及周边地区相当有名,将其制作成红烧海门山羊肉,非常好吃,可以说是南通地方美食的一绝。红烧海门山羊肉香而不腻、肥嫩鲜美、入口回味无穷,如果您到南通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红烧山羊肉。

今年的春节因为疫情变得特殊,

希望大家尽量选择留在本地过节,

远程拜年,减少跨区域流动,

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把疫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