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更加清新,长江南京段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身边的的河流也都“消黑消臭”……11月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南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进展成效。南京“十三五”期间,不仅打赢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更是让绿色成为南京永续发展的“底色”。

  PM2.5年均浓度5年降一半

  “十三五”期间,南京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截至目前,《南京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明确的4大类16项指标中,14项已提前完成,2项达到序时进度,预计可以全部顺利完成。

  蓝天越来越多,得益于五年来铁腕治气的成果。五年来,南京市PM2.5年均浓度从57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今年10月底的28.8微克/立方米,降幅近50%,远超下降20%的目标,PM2.5年均值指标为全省最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从64.4%增加到82.3%,阶段性达到80%的目标。

  与空气质量一起变好的还有水环境,五年来,省考以上水体优Ⅲ比例从45.5%提升到100%,无劣Ⅴ类水体。截至10月底,南京市22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逐月达标率100%,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100%,所有指标均提前达标,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居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五年来,南京各项“环境指标”也都是“优等生”。一组数据为证:土壤环境质量安全达标。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为 97.5%,达到目标(89%)要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削减约25%,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削减约10%,顺利完成省下达年度减排目标。城市污水处理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已经提前达到规划目标要求,煤炭消费总量达到序时进度。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生态红线区域得到刚性保护;林木覆盖率逐年提高,2017年即提前达到目标要求。

  南京水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十三五”期间,南京持续开展了一场治标更治本的水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力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2016-2017年,南京完成150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率先在全省实现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目标,整治工作连续被省考核评定为优秀。2018-2020年,按照决不把劣V类水体带入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总要求,南京开启了“全面消黑”迈向“全域消劣”的专项行动。2020年以来,全市2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7条省控入江支流和10条省考城镇内河水质达标率、72个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居全省前列。

  在水环境整治上,南京探索出一条城市治水新路。如强化河长履职。南京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构建了覆盖全市所有水体和小微水体的四级河湖长责任体系,制定了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意见、河湖长履职考核办法,健全了河湖长“巡河—发现—交办—处置—反馈”的全闭环工作流程。2019年以来,全市3000余名河湖长共巡河近40万次,有效促进了河湖水环境保护。此外,健全的规章制度为完善水环境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确保高效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年来,结合南京实际,先后出台《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南京市排水条例》《南京市蓝线管理办法》,为南京市依法治水、管水,治理和保护城市水体提供了有力依据,有力扭转了河湖保护与利用不平衡的局面。而坚持系统治理,也放大水环境整治提升的综合效应。五年来,南京按照水、岸、厂、网一体整治思路,“十三五”期间共投入564亿元,统筹推进河湖治理、污水收集处理、雨污分流等水环境整治提升建设。

  坚决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长江南京段拥有干流岸线约190公里,占全省23%。作为长江江苏段“最上游”和省会城市,能不能守护好长江“母亲河”,不仅关系南京自身,更关系下游地区及更大范围可持续发展。2016年以来,南京市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确立“抓长江南京段生态保护就是抓全市域生态保护、看南京生态建设成效首先看长江南京段生态保护成效”的总体工作思路,坚决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建立长江大保护的“一把手”负责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点位长制以及领导挂钩负责制,以问题整改为牵引举一反三、补缺补短,以“百项提升工作”为支撑引领带动、打造特色。截至目前,全市拆除干流岸线项目160个、退出生产岸线超30公里,生态岸线占比由51%提高到77.9%,基本建成幕燕滨江等一批沿江特色示范段。22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7条省控入江支流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年底前全市域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目前长江流域只有南京在市中心江段有野生江豚稳定栖息。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南京加快转型提质树样板。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推进沿江产业优化调整,“一企一策”推动重点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绿色循环改造,着力打造八大产业链,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和含金量。坚持用科技手段解决长江生态问题,建设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和“生态眼”智慧感知平台。坚持点线面结合,纵深推进长江南京段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江两岸”,一体推进生态修复、风貌保护、文脉延续、品质提升,建设九大“城市客厅”,打造还江于民的城市滨水新空间和独具魅力的“南京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