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黑龙江一家9人全部死于“酸汤子”食物中毒的事件震惊全国。很快调查显示,罪魁祸首是米酵菌酸,并且此前在国内已经发生过多起类似中毒事件。

  所以,在此不得不提醒大家:在日常的饮食与厨房烹饪中,有关发酵与腌制食物的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

  知名度很高的黄曲霉素

  通常不会立刻致人死命

  与许多人第一次听说的“米酵菌酸”相比,黄曲霉素的“知名度”可要高多了。因为这种剧毒的生物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且遍布人类的日常食物之中——大米、大豆、花生、核桃……

  黄曲霉素是强致癌物,通常需要对它的防范是因为它的致癌性,但前提是长期摄入。它确实属于剧毒,但若要一次就毒死人,需要的量还是相当大的。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如果要达到毒死人的地步,含量会高到黄曲霉毒素的苦味很明显的程度。

  为什么我们都不大喜欢苦涩的味道,大概也是因为老祖先的经验积累——从古老的农业时代开始,伴随着粮食的储存,黄曲霉素便开始威胁人类的健康,这种对苦味的天然排斥,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

  说到黄曲霉素,其实它也有个天然的“克星”,就是山胡椒,又名山苍子、木姜子。山胡椒的花、叶和果实都含有一种挥发性很强的芳香油,可提取柠檬醛。它成分活泼,很容易跟别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和缩合反应。而黄曲霉素也是一种容易发生氧化、水解或加成等化学反应的化合物。因此二者接触后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使毒素的化学结构改变,从而消除毒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文献记载,科学家在黄曲霉素的标准样品中,加入山胡椒芳香油后,全部毒素都消除了。相关人员还曾在一座库存1250吨的大型粮仓中做过试验:用12公斤山苍子油熏蒸三个月后,每公斤稻谷的黄曲霉素的含量便由100微克降到10微克以内,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

  毒性更强的米酵菌酸

  冷冻和烹饪都不能破

  因为这次事件而出名的“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这份有毒的“酸汤子”食材是家庭自制的,在冰箱中冷冻了近一年时间,在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在了家中阴凉处,也就是在常温下又放了一段时间。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这种毒素一旦产生,冷冻和烹饪加热都无法破坏。人吃下之后,通常快则30分钟、慢也不到12小时就会发作,症状轻的是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晕、全身无力等,严重的是肝肿大、呕血、血尿、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有毒的酸汤子里也含有超量的黄曲霉素,只不过黄曲霉素不是该事件致死的“主谋”,在自然界,黄曲霉一般都不是独来独往——被黄曲霉污染,同时也可能被其他微生物所污染,存在椰毒假单胞菌也就并不意外。

  黄曲霉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毒素。粮食浸泡在水里磨浆,或者冷冻状态下,霉菌并不容易增殖产毒。这是因为霉菌是好氧微生物,它通常不在淹水条件下大量增殖。它最喜欢的是有点潮湿、但又不被水泡着的状态,也就是粮食吸潮之后的状态。

  所以在制作酸汤子的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并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如果检出黄曲霉毒素,说明食材此前储藏不当,早就污染了黄曲霉毒素,然后又用这种带毒素的玉米来制作了酸汤子。再加上米酵菌酸,真可谓是一碗要命的毒药了。

  预约煮粥是很方便

  最好也能提前加热

  酸汤子并不是唯一能够产生米酵菌酸的食物。其实,任何发酵的米面制品,比如河粉、肠粉、米线、米粉等,都存在这样的风险。泡发的木耳,如果在室温条件下浸泡过久,也有很大可能产生米酵菌酸,千万切记。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那就是现在的电饭煲功能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有了“预约”功能。如果想在第二天早上喝一锅热乎乎的粥,又不愿为之提前早起的话,预约功能实在很实用。

  大多数人的做法,可能都是在晚上睡前淘好米或杂粮,加水浸泡后,便直接选择预约第二天清晨开始煮粥了。

  但经过整整一夜的生水常温浸泡,这锅“粥汤”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些细菌,只不过在第二天加热煮沸之后,通常也无大碍。但是如果用来煮粥的食材本身已经有些不够新鲜,带有了少量毒性较大的细菌的话,那么这一夜加水的浸泡,实在是它们飞速繁殖的大好时机。

  因此,一个更保险的建议是:晚上睡前预约煮粥的时候,可以在睡前先启动一下煮饭程序,将泡在水中的粮食煮沸几分钟,也就是进行一次杀菌,然后取消煮饭程序,重新设定预约时间。刚煮沸的食物是无菌的,而进入锅里的初始菌数很低,且前面一两个小时锅里比较烫,细菌也很难大量繁殖。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微生物过度繁殖的风险。

  总体来说,各种自然发酵的食品不确定性都很高。如果没有充足的经验,尽量不要随便自己去制作。喜欢吃的话,可以去购买商业化生产的成品,风险要低得多。

  当然,用市售菌种制作酸奶、馒头、面包、米酒,只要严格遵循菌种使用说明来操作,还是相对安全的。因为市售菌种都是筛选过的优质有益菌,它们大量进入食品之后,只要温度、氧气等条件合适,就会“抢占阵地”,先行繁殖壮大起来,从而阻止其他致病杂菌的进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也就无需过度担心。(综合/Mojo)

  小/链/接

  1。储藏粮食要高度注意防潮,避免滋生霉菌毒素。

  2。一旦粮食有霉味,哪怕只是脂肪氧化造成的“哈喇味”,就不应再继续冒险食用。

  3。把玉米面和其他粮食泡在水里,在室温下令其自然发酵产酸,是一个非常不安全的操作,一定要高度警惕产生细菌毒素的风险。

  4。在外用餐时,要小心那些长时间室温下浸泡的米线、河粉、粉丝、土豆片、豆腐丁之类的食材,它们都有产生细菌毒素的风险。

  5。食物如要长期储藏,一定要在烹调之后立刻放在干净保鲜盒/袋中,冷到不烫手的时候立刻放在冷藏室,然后及时转移到冷冻室中。

  6。从冷冻室里拿出来的生鱼生肉生面团等,最好用冷藏化冻方法,不要在室温下久放,然后及时烹调。

  7。冷冻的熟食要尽快加热食用,不要在冻结和化冻过程中给致病菌的繁殖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