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她在《自然》(Nature)杂志正刊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对丘脑环路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帕金森病中运动以及非运动症状的治病机制。

  张颖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帕金森病患者主要会有运动方面的异常,最明显的是手部颤抖。对于帕金森症运动方面的异常,目前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在进行研究,同时已有的治疗方式也能够对运动功能异常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但是,帕金森病患者还会遇到很多非运动方面的异常,包括抑郁症等,但是目前为止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的工作就是找到了一个丘脑的脑区,发现对那里进行调控,可以同时改善老鼠的帕金森运动以及非运动功能。”这个研究揭示了帕金森病相应的分子靶点,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自然》和《科学》(Science)、《细胞》(Cell)一起并称为顶级三大期刊,是全球科学界普遍关注的最权威,最有影响力,学科最齐全的学术期刊。很多科研人员提到这三本杂志时,干脆取它们的英文首字母,简称为CNS。

  张颖是江苏南通人,和扬子晚报记者联系时,她笑言是看着《扬子晚报》长大的。

  她家来自南通农村,父母工作非常认真努力,她说自己的父亲非常有上进心,特别吃苦耐劳,通过一步一步努力,“将我们一家从农村带到小镇上,然后再从小镇来到城市里。”

  这一路很不容易,张颖受父亲影响非常深,“因为他一直教导我要乐观,我们做科研,很多实验都是失败的,他教会我一定要乐观地看待问题,所以爸爸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我妈妈特别会激励人,我遇到任何困难,她都能够很好地鼓励我。”

  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张颖的成绩都不算特别优秀,她在一个比较普通的镇高中上学。不过进入高中之后,她突然开了窍,成绩越来越好。

  2008年高考的时候选南大生命科学专业,她觉得是机缘巧合,“我当时特别喜欢英语,想选英语专业,但是招生老师问我哪个科目比较好,我说英语和生物比较好,他就推荐了两个院系,一个是英语系,一个是生命科学学院,说这两个院系都非常好,但是生命科学学院的保研率更高一点。我父母觉得学生物学,以后可以做科学家,是一件非常自豪和光荣的事情,我就选了这个专业,进入南大生命科学学院。”

  南大的鼓楼、浦口和仙林三个校区她都体验过,大一的时候在浦口,大二大三在仙林,大四就跑到鼓楼校区去了。在浦口的时候,她还记得逛个街都要坐车过长江大桥,颠簸很长一段路才能到市区里。她念念不忘南大鼓楼校区的“大叔水饺”,还有小粉桥的猪蹄、鸭血粉丝等美食。

  2012年南大毕业之后,张颖进入浙江大学从事神经科学方向的研究,2017年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她于2017年7月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教授冯国平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主攻方向是丘脑。

  大脑的外侧是皮层,丘脑处在大脑的中间,皮层中间包裹的区域就是丘脑。因为位置比较深,而且目前的研究技术不太成熟,相比于大脑中的其它脑区,目前科学界对丘脑的研究还不太深入。传统上认为,丘脑仅仅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收集来自各个器官的感觉信息,将其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越来越意识到,丘脑可能不仅是一个“纽带”,它自身也可以参与到各种高级行为的编码过程。

  考虑到丘脑还有很多未知区域,张颖选择它作为博士后研究的主要目标。

  有人认为科研工作超脱于现实社会,好像是个象牙塔,其实每个科研人员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工作,张颖同样如此。

  她在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几乎5年如一日,一直都在工作,只回国休假了一次,待了一个星期就匆匆返回实验室,“实验做起来是一个非常连续的大工程,如果中间离开的时间特别长,就没有办法尽早发表文章。”

  她每天在实验室里待好几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相对某些研究者来说可能不算太长,“但是我回到家之后,晚上的时间仍旧是忙工作,包括星期日,很少有时间不在想自己的课题,时时刻刻都处在工作状态中,因为你不是为别人打工,而是为自己打工,你的项目能不能取得良好的进展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进展不好,就得不到好的研究成果,那么这几年的时间就白费了。”

  科研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每一个研究方向有很多个研究组,全世界很多人同时在做这个项目,但是发文章的永远都是第一个人,谁能最先发出文章,谁才是最厉害的。如果有人抢先发表成果,后面的人基本上等于白做了,所以科研竞争是很激烈的。”

  张颖的研究课题同样有很多人在做,当她准备投稿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研究组刚刚发表了一个跟她做的研究方向特别类似的文章,这使她惊出一身冷汗,“我们看到那篇文章之后,就把投出去的稿件撤了回来,又用了半年的时间重新补实验,并且把整个文章的框架都改了,最后才向《自然》投稿。”

  她在这几年来除了以第一作者在《自然》正刊发表一篇论文,还和伙伴一起在《神经元》杂志(Neuron)、《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了成果。但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经历过多次拒稿和修改实验。

  她不止一次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过怀疑,曾经想过放弃科研道路。“有时候会想,做这个东西到底值不值。做一件事情,要考虑能做到多好,如果付出全力做好之后,得到的回报不是很好,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性价比?我觉得做科研的性价比还是挺低的,在我们做科研的这群人里,充斥了一些特别聪明、特别有竞争力的一群人,可是科研的蛋糕就这么大,这么多人在里面争,压力太大了。但是你如果去其他领域,并把做科研的这股子劲带到其他领域去,相对而言你的竞争力就会比别人大很多。再加上其他领域的蛋糕可能比较大,所以可能最后获得的成果就会比较多。”

  她在做科研的过程里学会了跟自己相处,适时地调整目标,不跟别人去对比。她在“小红书”上和网友交流科研经历时说,“我依然记得文章被《科学》杂志拒绝的时候,好像我的天塌了,一个人在房间哭了好久,我觉得我没有未来了。现在想想,很傻很可笑,人生很长,世界很大,何必纠结在一处!”

  有网友说,能在CNS三大顶级科学杂志正刊上发表论文,绝对都是“大神”级别的人物。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彭立4月27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正刊发表研究论文,学校奖励彭立个人100万元。珠海澳门大学科技研究院在2021年发布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公告中也曾表示,如果博士后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或《科学》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0万元。推出类似奖励机制的机构还有很多。

  美国科学界同样非常认可在这三份杂志发表论文的价值,不过现金奖励并不多,张颖的父亲为了鼓励女儿,直接奖励了50万元。“我从小到大如果成绩好,家里就会奖励一下。以前我在国内发文章的时候,学校会有各种奖励,在美国做博士后期间,发文章基本上没有什么奖学金,我就觉得有点失落,开始跟家里抱怨说,做博士后太穷了,一般也没有什么额外收入。然后我爸爸就让我踏踏实实搞科研,‘发了文章我来给你奖励’。”

  张颖的父亲说到做到,论文在《自然》官网一上线,家里的50万元奖金就到账了,“我妈说要有仪式感,所以奖金基本上是跟文章上线同步的。”

  博士后研究即将结束,张颖想回国,正在积极寻找工作。

  这几天她还得到一个好消息,经过与各路在CNS发表过研究的“大神”激烈角逐,她获得了博士后期间的第一个奖项:哈佛杰出华人生命科学研究奖。导师得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兴奋地给整个实验室发邮件报喜。张颖说,“这个奖属于我,也属于我的合作伙伴,很开心很感恩!这个奖对我们,是前段工作的奖励,也是以后工作的激励,我们希望在2023年,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